正文 第84章 彰功績乾隆賜匾 興正學朱張為宗(1)(1 / 3)

話說呂四娘幸存了,鄰居可憐呂家遭此大劫,把她寄住在一個姓朱的家裏。那姓朱的名朱四,是村裏一個殷實的大戶,家中養著百數十個莊丁。這班人做完田裏:[夫閑下來沒事時,便請了一個拳師,在莊園內教授武藝。這拳師六十多歲了,身材高大,臉上一把絡腮胡子,隨風飄拂,他舞起劍來十分輕捷,江湖上叫他做虯髯公。這呂四娘在屏門後偷看虯髯公舞劍,十分羨慕。雖說這呂四娘才是個十四歲的女孩,但她心中都不忘父母之仇,隻恨自己是一個女孩毫無能力,如今朱家有了這麼一個拳師正合她意,於是想拜師。

有一天那虯髯公正在廳屋內喝酒,許多莊丁作陪。這呂四娘拜跪拳師跟前,懇求老教師收留小女子作弟子。朱四見呂四娘如此,心中自然十分歡喜,他害怕別人說出呂四娘乃呂毅中的女兒,於是心生一計,意欲認呂四娘做自己的女兒,朱四把自己的想法,同夫人做了商量,夫人十分讚成,呂四娘當即行了大禮,認了父母。

虯髯公見朱四夫婦,認了呂四娘為女,自然二話沒說就收了呂四娘為徒了。

呂四娘拜師後,不到三年,那揮拳舞劍、飛簷走壁的本領,件件精通,能夠把背心吸住牆壁,隨意上下,又能把短劍藏到指縫裏,彈出去取人首級,有如囊中探物。呂四娘學了這些本領,心想自己父母死得可憐,十分悲恨,又因自己住在客地,有許多的心事,無處訴說。

再說女孩到了十七八歲,更有說不出的一樁心事。這時隻有朱四的兒子朱蓉鏡,暗地裏照顧她。這四娘麵如桃李、冷若冰霜。在她心中雖也知道朱蓉鏡鍾情於自己,有許多地方也深得好處,無奈自己有大仇未報,便竭力掙脫情網。於是在一個明月如水、萬籟無聲的時候,一縱身跳牆走了。此後身無分文,一路靠賣藝維持生活。自從離了朱家以後,第一個傷心的是朱蓉鏡,終日裏廢寢忘食,如醉如狂。他父親看了不忍,推測呂四娘此去,一定是到京城去了,便和拳師商通,求他到京城去尋找。

說來也巧,這虯髯公,也恨雍正皇帝心手毒辣,殺死他幾個徒弟。這虯髯公還有一個女徒弟叫魚娘的也要到京城去,那朱蓉鏡哭嚷著要一塊去,於是三人一路同行,沿途打聽四娘消息,不幾天居然找到了。一同回到店裏,虯髯公先介紹四娘見過魚娘。四娘見魚娘年齡麵貌和自己不相上下,便十分親熱起來,情同姐妹。問起魚娘進京幹什麼事,魚娘便把父親魚殼如何被殺死,而今來京報父仇的情況全盤托出,兩人走一條路,感情更加親密。再親密無間的還是那朱蓉鏡,見了四娘,好似小孩離了乳母好久似的,一把拉住她的袖子不放,又再三勸四娘莫去冒險。四娘哪裏肯聽,可是回心一想,蓉鏡待她一番恩情,恐怕世間找不出第二個,女孩終究是要嫁人的,嫁給他又何妨。想到這裏,便老老實實在向蓉鏡說道:“我這個軀體,遲早是你的了。但是現在我還要向你借我的身體一用,待我家仇報了以後,任憑你叫我怎樣便怎樣;現在卻萬萬不能答應”。這幾句話,蓉鏡聽了又驚又喜,再也不敢言語。

第二天。虯髯公在西郊外租了一套屋子住下來,假裝是兒媳姑娘一家人,卻也無人懷疑。

可在這時,皇帝得到了探子報告,京城到了許多刺客,在暗地裏計算他,便也著手防備,處處留神。這一天快到黃昏時候,內監們點上宮燈,皇帝正在燈下翻奏文,隻見兩道白光,宛若雨中蛟龍,直進屋而去,盤旋一會,便不見了,隻聽到雍正驚呼了一句“來人,有刺……”那“客”字尚未出口,就悄無聲息了。那班宮女太監,忽見兩道白光,頓覺昏迷過去,說不出話。待到醒來時,見皇帝已經倒在地下,急上去扶起,皇上的腦袋已不知到什麼地方去了。內監一聲呼喊:“有刺客一一”

那班侍衛大臣們,都一齊跑進來,見皇上如此,個個嚇得兩腿發顫,拿不定主意。又過一會,一班妃嬪和親王,都從人群裏擠進來,擁著皇帝屍身嚎啕大哭。後來還是寶親王拿定主意,吩咐內監快請鄂爾泰和史貼直兩人來商議後事。那太監出了園門,快馬加鞭趕去。鄂爾泰已經深睡,忽然聽到太監大叫:

“鄂大人,快,出事啦,皇上腦袋丟了!”

慌得鄂爾泰從床上連滾帶爬地跑出來,跑進園去。那史貼直先到了。兩人商議,其他事丟下,先找皇上腦袋要緊。大家點著燈火四處尋找,後來還是惠妃在屍身的褲襠裏找出來。

那惠妃捧著腦袋哭得聲音淒楚。看官知道惠妃是誰,便是那弘哲的妻子,雍正帝嫡親兒媳婦呢,被雍正帝硬娶進宮裏,待她極有恩情,封她做惠妃。惠妃這時忘記了她丈夫,見雍正帝死得淒慘,便哭得十分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