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名曜再振湖湘脈 默深趨登嶽麓山(2)(1 / 3)

卻說王坦修自從作了同考,為了一個素昧平生的舉子而不惜開罪於頂頭上司,很是受到同僚的敬仰。這~段故事後來傳到乾隆的耳裏,乾隆覺得十分的有趣,於是信手寫了“鯁臣”二字相贈,並於便殿單獨召見。可是官運亨通之時,他卻因與時不合,看不慣世事,厭倦於仕途了,竟是作了辭呈,向皇上辭了職,回歸了故裏。王坦修的回歸,湖湘的士子,可算盼到了一代名師,爭向他問學,以名德推重,可惜事與願違,本想回到故鄉,好好地做一番學問,與嶽麓的士子共同研究一番湖湘正學。豈奈竟是疾病纏身,出任院長未及一年,竟是病逝於任上。王坦修的去世,再一次讓嶽麓書院院長的子虛空了。

時任湖南巡撫的景安,見嶽麓書院院長虛位,十分擔心。

這景安乃進士出身,亦是大儒。他巡撫湖南,對嶽麓書院所傳授的湖湘學十分推崇,對這座古老的學府十分關心。他親自登壇做了幾次演講,卻終究政務太多而難以分身。其時已作侍講的袁名曜,因為其母病故,依例丁憂在家。聽了這個消息,幾乎讓景安高興得跳了起來。袁名曜,景安是十分熟悉的,同做京官之時,他就與袁名曜十分相契。袁名曜的學問人品,一直為景安景仰,甚至以師禮相待。有了如此一節,景安趨庭拜晤了老友,開門見山,請袁名曜出山而任書院院長袁名曜,字道南,號見岡,湖南寧鄉人氏,進士出身,入翰林院作庶吉士,後授散館修編,奉命獨撰乾隆《高宗實錄》。他以翔實的史料,生動的文筆,以及流暢的文言,很是得到朝廷的重視。《高宗實錄》始成,呈嘉慶禦覽,龍顏大悅。而得到嘉慶帝珍物的賞賜。因為編撰《高宗實錄》而顯示了治史之才,嘉慶除了開恩、賞賜以外,更讓他兼了國史館、功臣館的纂修。以後多次受到嘉慶的賞賜而一再擢遷,累官至侍講,轉侍讀。正當他春風得意、官運日熾之季,家境發生了不幸,年及七旬的老母,在走完了自己風雨曆程之後,溘然長逝,依製他向嘉慶請了三年長假,而回籍丁憂。

大清傳到嘉慶之時,確實外患內憂麇集,千孔百瘡了。首當其衝是國內教亂四起,白蓮教首領劉鬆在河南鹿邑縣傳教,借持齋治齋的名目,偽造經咒,誑騙錢財。

嘉慶帝聞報大驚,忙報太上皇:“如何定奪?”太上皇當即傳旨:“命西安將軍恒瑞率兵趨湖北當陽剿林之華,都統永葆,侍衛舒高、鄂輝、姚之富及其王氏”等。諸將奉詔並進,自正月至四月,先後奏報殺教徒數萬。

光陰迅速,轉眼便是嘉慶十六年,又鬧起天理教來,皇帝在宮中閑著無事,方要舉行巡狩典禮,不料西北角上忽然出現一顆彗星,欽天監奏言:“星象主失,必預先防備。”

嘉慶帝聞之大驚,忽問:“星象應何時?”

經欽天監細細查核後說:“在八年閏八月中,應將十八年閏八月,移改作十九年閏二月,便可消除星變”。

嘉應帝準奏,又詔百官修省。這般官員多是麻木不仁,今朝一晃,明朝沒事就行了。

教主林清、李誠捏造了兩句語:“二八中秋,黃花落地。

清朝最怕閏八月,天數難逃,移改也無益。”這幾句話兒,轟動愚民,很是容易,又加上直隸旱災,流民雜杳,聚數成群。林清就勢召集,並費了幾萬兩銀子買通內監劉金、高廣福等作為內應,先派二百人潛入宮內,殺了個爽快,準備嘉慶皇帝巡視回來,暗殺皇帝,嘉慶帝聞之大驚,忙命各省肅清教亂,所有宗教一律禁止。經過幾年清洗,嘉慶帝見內外升平,心內漸漸舒暢起來。

誰知好景不長,忽南吏報稱西洋的英吉利發兵入寇,從此一場兵禍遂弄得海氛迭起。這時道光帝繼承了皇位,使得道光皇帝惶惶不可終日。見國事如此,袁名曜有些心灰意冷,竟是對自己後半生的前途和命運擔憂起來,丁憂期滿無意回京複命謝恩,作了辭呈向嘉慶辭了職。

袁名曜辭了職本想閉門謝客,兩眼不觀窗外事,一心讀書養花為樂,做一老儒以終餘生。無奈湖南巡撫景安,見嶽麓書院院長王坦修客死任上,竟是當年周文王尋訪薑子牙一般,將他聘請到嶽麓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