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乞兒帶著無霜和一幫孩子從京城回到了廣州。
廣州啊,剛踏入廣州城,那熱鬧非凡的景象便撲麵而來。
街頭巷尾滿是小販的叫賣聲,各種特色小吃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蘇乞兒帶著無霜和孩子們來到了丐幫在廣州的總舵。
這宅子頗為氣派,雕梁畫棟間盡顯往昔的輝煌。蘇乞兒站在院子中央,心中滿是感慨,這裏承載著太多回憶。
孩子們像撒歡的小鹿四處奔跑查看,無霜則笑著安排眾人住下。
當晚,蘇乞兒大擺宴席,眾多丐幫兄弟齊聚一堂。大家歡聲笑語,分享著各自的經曆。
酒過三巡,蘇乞兒望著眾人說道:“如今我們回來了,定要讓廣州的兄弟們過上更好的日子,咱們也得為這城中百姓多做點事。”
眾人紛紛響應。
此後,蘇乞兒利用家中財富,開設粥鋪救濟窮人,還教丐幫弟子一些手藝活兒,整個廣州城裏,處處可見丐幫之人積極向上的身影,而蘇乞兒一家的美名也越傳越遠。
一日,蘇乞兒聽聞城中來了個戲班子,班主唱腔獨特,曲目新穎。
他心中好奇,趕忙帶著無霜和小翠前去觀看。
那戲園子裝飾華麗,台下坐滿了觀眾。
蘇乞兒包了最好的雅座,桌上擺滿了精致點心。
戲開場後,班主果然名不虛傳,一曲唱罷,蘇乞兒連連叫好,並命人送上厚禮。
他向班主表明身份,表示希望戲班子能留在廣州多演些時日。班主感恩戴德,應承下來。
隨後,蘇乞兒又聽說有個落魄商人售賣一批稀世珍寶,其中有件古老的瓷器甚是精美。
他心動不已,花費重金購得。回到家中,他將瓷器小心擺放,愛不釋手地欣賞著。
每當城中舉辦慈善義舉,蘇乞兒都毫不猶豫地捐出大量財物。
人們都稱讚他不僅生活講究,更有著一顆善良的心。蘇乞兒卻笑道:“人生在世,既要懂得享受生活樂趣,亦要兼濟天下。”
他還特別喜歡吃,堪稱美食家。
這日,蘇乞兒聽聞城中新開了一家酒樓,招牌菜號稱一絕。他哪能按捺得住,當即前往。
進了酒樓,小二熱情招待,蘇乞兒直接點名要嚐招牌菜。
不多時,菜品上桌,蘇乞兒隻看一眼便搖頭。
“這菜色香味皆缺,徒有其名。”他叫來掌櫃,提出願出資相助改進菜品。
掌櫃一聽是大名鼎鼎的蘇乞兒,連忙應允。
蘇乞兒親自下廚示範,用獨家調料,調整火候。再出鍋的菜香氣撲鼻,引得食客們紛紛圍攏過來。
掌櫃大喜,欲重金酬謝,蘇乞兒擺手拒絕。
他說:“我隻為美食,不為錢財。若你真想報答,日後為城中窮苦之人供餐即可。”
掌櫃敬佩不已,連聲稱是。
此事傳開,蘇乞兒在飲食方麵的造詣更加為人稱道。
不光是喜歡吃,他還喜歡下廚,特別是烹製海鮮大餐的時候,簡直就是一場味覺與視覺的盛宴!
每當蘇乞兒踏入廚房,就仿佛化身為一位神奇的魔法師。他熟練地挑選著新鮮肥美的海鮮食材,那些螃蟹張牙舞爪、鮮蝦活蹦亂跳、貝類緊閉雙殼……但在蘇乞兒手中,它們都乖乖地變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的主角。
蘇乞兒烹飪海鮮大餐時,手法嫻熟而獨特。隻見他手起刀落,將魚切成薄如蟬翼的魚片;又以精準的火候和巧妙的調味,讓龍蝦在鍋裏歡快地翻滾跳躍,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不一會兒功夫,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海鮮大菜便呈現在人們眼前。
那清蒸蟹肉潔白如玉,鮮嫩多汁;紅燒魚塊色澤紅亮,入口即化;
椒鹽蝦則外酥裏嫩,鹹香可口。再配上精心調製的醬汁和精致的擺盤,每一道菜都宛如一件藝術品,讓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食指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