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菌落!變異菌落!(上)
事發第二天,海岸附近的檢查隊員越來越多,似乎情況不容樂觀啊。附近的一輛專用車裏麵有著一大堆儀器,裏麵站著兩位工作人員,一位正做著,眼睛對著一座高檔次顯微鏡,正細心的觀察著著不太尋常的“隕石”。
附近車外的工人不停的送進來不同顏色的“隕石”,車上的人員忙個不停。“看不清,似乎不是岩石”坐著的人員低聲說道,“那麼換八百倍鏡片吧”邊上的一位人員嚴肅說道。要知道在這種顯微鏡下能將一個細胞放大到一輛車子的大小,但是目前的被測物是如此的小,需要換上八百倍鏡。鏡片馬上就被熟練換了上去。在這種放大倍數下,那位伏在顯微鏡下的人驚奇的大叫道“哇擦!這麼高級的岩石!還能動的呢!”,邊上一人馬上說道“什麼啊,石頭不可能動的,看錯了吧!去去去!我來看看”邊上的那位大叔馬上接過顯微鏡細細觀察起來。顯微鏡的物鏡被越調越下,與玻片的距離越來越近了,剛剛站起身來的很是擔心“喂,注意啊,要碰到了”“嗯,看出來了,不是生物!哦!不是非生物!”。接著一位戴眼鏡的女人說“那還是送回總部吧,在這裏觀察不太方便吧,而且還是從外麵飛來的,不簡單吧”。這是已經有一大堆人員圍在了汽車的附近。大隊長發話了“群體成員有令!我們速速回總部,帶回太空的“石頭”!給班長檢查。”
一聲令下,十幾輛大大小小的汽車都揚塵而去。
地點:衛星監測局幅研究院。身穿白色製服的男女走來走去,最近接到了各地方的相同案子,研究院班長開始緊張起來,一種不祥預感降臨老班長的身上,他認為這事是有蹊蹺,難道還真的會有何科幻電影裏一樣的情節?一堆活死人爬來爬去,見人就咬?不敢了。不敢在往下想了。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吧,可不想在離退休還有不到3年的時間裏被強退了。
在研究院裏的電子顯微鏡下,那生物被放大了N倍。一個個菌落被放大的清清楚楚,一個個黑色半透明的大圓球在慢慢的移動著,速度飛快,一旦遇上另一個就會馬上變得膨脹起來,從中間出現一道黏糊糊的膠狀物體,然後出現數十個微小的圓球,就像在繁殖一般。之後兩個打黑球體就各奔前程,留下中間的那些可憐“孩子”。那些“孩子”小球體在那種粘稠物中緩慢移動著。觀察著觀察著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研究人員們十分驚訝的發現,這東西繁殖的速度飛快,大概隻要過上一個小時左右,兩個在一起的較大“母體”球就會分出數十個小黑球,小黑球又是大概過了一小時左右,就能長到母球的三分之一大小。如此生長迅速的東西如果要吸收其營養來,應該也是巨大的量吧,而且在不知道種細菌般的生物的特性前,還不能果斷的下定論,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徐帆是這次行動調查的主要人員,他有著對微生物細胞組織個性和各種繁殖方式的了解,對於這次調查,一個重要調查裏是少不了他這種重量級人物的。徐帆,身材中等,輕度近視,所以觀察起來時還需要戴上一種有雙層鏡片的眼睛,為了是放大和清晰圖像。性格較為內向。
在研究院裏,徐帆對此次調查頗有一番興起,這東西是他以前從沒有在地球上見過的,而且這東西的繁殖速度迅速,但是似乎不太需要營養,而且可以適應多種惡劣環境,生存能力之強堪比小強的生存能力。徐帆平時倒像是個宅男,一般時候總是躲在家裏看看電腦,看看電視,也是個孝順的孩子,父母已經到了40歲左右了。
徐帆拿起一根極細小的針用來“挑逗”那些不煩的細胞,雖然動作幅度很小,但在電子顯微鏡放大的作用下,徐帆的每個動作都是又很大幅度的。
地點:海邊。時間:2020年7月18。離事發已經有三天的距離了,許多人對這兒的事情看得很輕,認為這次東西從天上下來,威力都這麼小,一定沒啥事的。正值夏季,天氣異常炎熱,大家都是穿著短褲短裙和三點式的比基尼來到海邊享受海風的清涼。夜裏被男女老少的歡呼聲充斥的異常熱鬧。老板算是抓住了這次掙錢的好機會,知道很多遊客希望知道這次“隕石”撞擊到底撞出了什麼花頭來,所以就自己私自做起了潛水套裝來,以高價收取潛水參觀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