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畫外番 世·界 003(3 / 3)

“可是……”在場幾人麵色凝重起來。

他們其中除了辛圖潔一手帶起來的學生之外,也不乏學界資曆比她高的研究員,比如凱特琳·米勒,然而五年的朝夕相處,令他們徹底信服她的能力,甚至達到了所謂“死忠”的程度。當然,這還有一部分原因取決於她的個人領袖魅力。

總之無論他們擁有怎樣的疑慮,最後所有的欲言又止都在辛圖潔平靜的目光中妥協。一行人靜靜地點頭:“是,辛圖教授!”

*

第二套方案,是辛圖潔一年前才開始研究的新課題,為了驗證失去了意識、確定腦死亡之後,人器的屍體是否還能與繭相互融合。甚至……直接作為傀儡的虛殼,繭的容器……

作為科研人員,辛圖潔並不像其它同行那樣排斥宗教和哲學,相反,她信奉靈魂之說,並著意追求科學,以期尋找其中的真相。早在學生時代,智商高達270的她便自主立項潛心研究“部分人類能與繭相互感知”這一課題。

兩年之後,她在自己的結業論文中首次大膽提出“靈魂配性”的名詞,以存在了數個世紀頗受爭議的“微管量子目標還原調諧”理論為論據,推測靈魂包含於人類的身體細胞中的微管結構,並堅信,“初擁”若想提高成功率,必須針對每一個十方,尋找適合他們的繭。

這篇論文麵世之後,震驚了整個科研界。

辛圖潔因此遭受了來自經驗主義派科學家們的攻訐,即使一些思想先進、與她交好的同行與前輩,也不乏“初生牛犢不怕虎”“嗬嗬,年輕人嘛”等明褒暗貶的評價。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她憑借這篇論文拿到了世界頂尖科研機構治喪局北美地區執行分局的邀請函。後來,她經手改造了“初擁”,使手術的成功率由百分之十六提高至百分之三十七。

那一年,辛圖潔才十八歲。這件事讓她一舉躍身成為了治喪局美國大區的頭號研究員,擁有最高調閱權限和使用資源的優先權。她對“初擁”的曆史淵源真正開始了解,也是那之後的事情。

所謂“初擁”,在好幾個世紀之前,還僅限於影視文學描述的幻想傳說中,某種會吸血的生物將無辜的人類變成自己的同類的行為。後來治喪局的科研前輩們將其命名一種特別的、將“繭”移植進人體的手術,它的意義才正式確定下來。

——初擁,限指雙異種生物之間,基因鏈的補完與交換技術。

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核爆武器的人類終於自食惡果。遭受過嚴重核輻射的生物,甚至包括人類在內,出現大規模變異,成為體貌猙獰、性情凶烈的嗜血怪物,時刻威脅著剩餘健康人類的生存。這是無異於某部生化曆史劇中,曾刻意渲染基因病毒散播後全人類成為喪屍的恐怖狀況。

始建於一九六三年、累積了雄厚的科研力量的治喪局,在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頭肩負起了重擔。“人器”的合法存在,就是他們研究的成果之一。像這些上演午夜逃亡的人器,都是繭的宿主。

接受過“初擁”並幸運存活下來的人器,會獲得“十方”的稱號,作為政府機構正常的公職人員每月領取薪資。相對的,作為繭的宿主,他們則借用體內繭的力量與那些窮凶極惡的變異生物廝殺,出沒於戰爭的最前線。

但是,正如人類背叛種族成為吸血鬼,就必須放棄在陽光下生活的權利那樣,人類的身體並無法承受繭所帶來的強大力量,這些人器通常都活不過二十歲便爆體而亡。或許正是因為知曉這個典故,所以前輩們才隱晦地使用了“初擁”來稱呼這種技術。

每年治喪局每年會選取一大批5至10歲的孩子補充入局,作為死去十方的替補人選。除了每日接受專門的格鬥訓練,鍛煉體質以提高“初擁”儀式的成功率,另一方麵則是定期參加主題永遠隻有一個的“少年,跟隨我來拯救世界吧”洗腦課程。

雖然有很多一腔熱血、正義凜然的人器被忽悠上手術台,但洗腦的成功率並不是百分百。今年僅十五歲,正處於人器的黃金年齡,並以出色的滿分成績得到治喪局有史以來最高讚譽的天才少年,辛圖潔的堂弟——辛圖覺,作為此次出逃事件的主謀,他絕不是惟一一個,也永遠不會是最後一個,想方設法擺脫治喪局掌控的人器。

繼“感知”課題之後,辛圖潔的第二套研究方案——“傀儡者”,因此而生。

在人體死亡不超過4小時,血液還未凝結的時候,將繭埋入,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呢?繭是否還能與宿主融合?假若可以,失去宿主的意識操控,繭內隱藏的神秘力量將流向何處?既然能與某些人類出現靈魂感應,繭本身,是否也是有意識的異類生命?

辛圖潔此次的所思所想可謂是打破了有史以來的成規,但生化武器畢竟是科研界的禁忌,這次的課題研究一直是在保密狀態下進行的。假若給她足夠的時間和支援,或許她能堪破生命的來處與去處,從而進一步靠近她內心夢想觸摸到的真實——

宇宙,萬物,存在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