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礎(1935.9—),浙江紹興人,1978年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時任中國航空學會秘書長。1958年從北京航空學院航空發動機設計專業畢業後留校工作。1949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參與籌建中國航空學會,先後擔任該會理事、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秘書長、名譽理事。1963年起主持新中國第一本航空航天科普期刊《航空知識》的編輯出版工作,先後逾40年,曆任該刊副主編、主編、社長,現為名譽主編。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78年參加全國科學大會,並被授予“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88年榮立航空工業部三等功,1991年被評為中國科協先進工作者,1996年被北京市科委、科協、人事局聯合授予北京市先進科普工作者,1997被評為首屆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2008年被授予《航空知識》創刊50周年終身成就獎,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人。2004年退休。
《航空知識》原由北京航空學院於1958年創辦,1960年因紙張供應緊張而停刊。1962年11月,國家科委副主任兼中國科協黨組書記範長江約見北航王俊奎、謝礎二人,聽取關於創立中國航空學會的意見。1963年元旦,謝礎寫信呈送範長江,建議在籌建中國航空學會的同時,恢複《航空知識》的出版,他在信中闡述了航空科普刊物的積極作用。範長江很重視,中國科協將中國航空學會成立和《航空知識》複刊的意見,向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元帥做了報告,得到批準。聶榮臻指示:《航空知識》出版後,可由中國航空學會主辦。1964年,《航空知識》正式複刊,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為該刊撰寫發刊詞。範長江親筆給謝礎寫信,表示“中國的航空事業是大有希望的,我願助你一臂之力。”
從此,謝礎始終領導該刊編輯全過程,包括組稿、改稿、配圖、劃版、校對、付印等一期期循環。他要掌握編輯方針,統籌安排選題,審讀全部定稿,監督出版發行,工作夜以繼日。他說:“科普期刊的任務,就是要在青少年心中點燃熱愛祖國藍天的理想之火。”40多年來,他堅持這一信念,將《航空知識》打造成中國航空科普期刊的旗幟。許多青少年讀者受該刊影響,走上獻身祖國航空航天事業的人生道路。
在謝礎的帶領下,《航空知識》從一本發行千餘份的小雜誌發展成為國內著名科普期刊,每期發行量曾近40萬份,居國內航空航天類報刊之首。周培源、常乾坤、錢學森、吳大觀、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曾為《航空知識》撰稿。《航空知識》創刊25周年時,國務院副總理方毅題詞“壯誌淩雲”相贈,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聶榮臻表示祝賀。國務院副總理張愛萍曾給謝礎親筆寫信,托他轉交給一位《航空知識》讀者的複信,這位讀者是湖北一名普通的農村教師,新華社和《光明日報》都報道了這段普通讀者和國家領導人之間書信交往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