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濤(1954.3—),黑龍江綏化人,200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時任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簡稱中航工業氣動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空氣動力學專家。1971年進入國營偉建機器廠(現中航工業哈飛)當工人,後到北京航空學院進行專業學習。1980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空氣動力與飛行力學專業。1994年獲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2007年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於濤1996年任哈爾濱空氣動力研究所所長,2000年7月任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院長。2009年任中航工業發展研究中心高級專務。多年來,他從事風洞試驗技術研究,獲得100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成功研製出RB-1型旋轉天平係統,填補了我國空白,創造的多項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風洞試驗技術在飛行器研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他主持的哈爾濱低速增壓風洞,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建設的重點實驗室行列。於濤是中國航空學會理事,中國空氣動力學會副理事長,黑龍江省航空學會副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兼職教授,黑龍江省人大代表。曾榮獲1998年黑龍江省國防科工辦優秀生產經營管理者標兵,哈爾濱市第27、第28屆勞動模範,2001年哈爾濱市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2002年黑龍江省勞動模範和哈爾濱市第29屆特等勞動模範稱號,2003年被授予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6年獲中航一集團航空報國傑出貢獻獎。
1996年於濤初任哈爾濱空氣動力研究所所長時,正是研究所處於最低穀的艱難時期。於濤臨危受命,直麵挑戰,憑借他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才能,領導以後的氣動院搶抓機遇,奮發圖強,使一個舉步維艱、瀕臨倒閉的單位,一舉變成了科研實力雄厚,國內空氣動力業界領先的省級文明單位標兵。幾年來氣動院的科研生產捷報頻傳,經濟收入連年大幅攀升。科技成果不斷湧現,已有120餘項成果獲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
上任伊始,於濤從發揮氣動院自身的優勢項目和特色技術入手,引入市場經濟機製。為此他確立了“以質量求生存、以技術求發展、以服務求信譽、以管理求效益”的方針,提出了“用項目拉動氣動院發展”的策略,號召廣大幹部職工發揚老軍工“團結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以改革為動力,努力挖掘技術儲備,強化競爭意識,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在市場中求生存、求發展。
1997年8月26日,在航天某重點型號任務的競爭中,氣動院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實力,在激烈的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了曆史上第一項重大型號項目,取得了4千多萬元項目經費。作為項目的總負責人,於濤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主持了多項技術論證,使發動機進排氣動力模擬等一大批國內領先的試驗技術在風洞試驗中得到了成功應用,在國內首次開展了風洞試驗過程中發動機進排氣同時模擬,是我國風洞特種試驗技術的又一項突破和創新,為保證型號的順利研製和提高FL-7風洞試驗能力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