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知本就是資本,加強將知識轉化為財富的能力(1)(1 / 2)

知識就是財富這句話不知道喊了多少年,但是很多人還是沒有能夠將知識轉化為財富,原因就在於這些人隻知道讀書,卻不知道如何將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財富。李嘉誠是一個懂得將知識轉化為財富的人,他能夠把他所學到的知識充分利用起來,化為無窮的財富。李嘉誠對知識有深刻的了解,他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知識,知道這些知識的作用,因而李嘉誠成功了。

知識比資金更重要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知識就是金錢,創業不僅需要資金,更需要知識,沒有知識作支撐,有再多的資金也難以創業成功。李嘉誠說:“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拚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並且很可能達到成功。”創業成功與否不再僅僅與努力與否與資金大小有關,最重要的就是知識的比拚。假如你有大量的資金,但是卻投入到一個根本不了解的行業,早晚都會潰敗。

任何一個行業和領域都有自己的專業知識,不具備這方麵的知識就貿然地進行投資,必然會失敗。相反,擁有知識,卻缺乏資金,隻要肯努力,也是有可能做出成績的。

李嘉誠在開辦長江塑膠廠的時候,也沒有多少資金,但是他對塑膠產業有足夠的了解。他以最少的資金,租了一個破舊的廠房,開辦了屬於自己的塑膠廠。塑膠廠剛剛建立時,整個工廠就隻有他一個真正了解塑膠的人,所以,一切都要由他來處理,如拉業務、對新員工進行培訓,甚至做出納會計等。就這樣,李嘉誠在塑膠產業打開了局麵,取得了成功。擁有知識和肯付出,讓李嘉誠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依然獲得了成功。

資金隻是創業的一個方麵,並不是全部。沒有資金進行創業的確是天方夜譚,但是有資金沒有知識創業則是四處亂撞,肯定會到處碰壁。知識才是決定創業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一定要具備將知識轉化為財富的能力,以絕對的知識優勢彌補資金不足帶來的影響。

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創業之時也隻是一個大學生,並沒有多少資金,他也是靠著在計算機方麵的知識取得了成功。1975年1月份的《大眾電子學》雜誌,封麵上Altair8080型計算機的圖片一下子點燃了保羅·艾倫及好友比爾·蓋茨的電腦夢。

這台微型計算機是世界上最早的計算機,標誌著計算機新時代的開端。這台基於8008微處理器的小機器,是由一個名叫埃德·羅伯茨的人研發的。這個人當時在經營自己MITS公司,由於公司陷入困境,他在情急之下就發明了這台計算機。

當時還在哈佛上學的蓋茨看到了商機,他打電話表示要給Altair研製Basic語言,將信將疑的羅伯茨答應了他的請求。結果蓋茨和艾倫在哈佛阿肯計算機中心沒日沒夜地幹了8周,為8008配上了Basic語言,此前從未有人為微機編過Basic程序,蓋茨和艾倫開辟了PC軟件業的新路,奠定了軟件標準化生產的基礎。

1975年2月,大功告成,艾倫親赴MITS演示,十分成功。這年春天,艾倫進入MITS,擔任軟件部經理。念完大學二年級課程,蓋茨也飛往MITS,加入艾倫從事的工作。那時他們已有創業的念頭,但要等到Basic被廣大用戶接受,此前他們是不會離開羅伯茨的,他們有待羽翼漸豐。

1975年,微軟公司誕生,但當時微軟與MITS之間的關係十分模糊,確切地說,微軟“寄生”於MITS之上。1975年7月下旬,他們與羅伯茨簽署了協議。期限10年,允許MITS在全世界範圍內使用和轉讓Basic及源代碼,包括第三方。根據協議,蓋茨他們最多可獲利18萬美元。羅伯茨在全國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宣傳,生意蒸蒸日上。借助Altair的風行,Basic語言也推廣開來,同時微軟又贏得了GE和NCE這兩個大客戶。蓋茨和他的公司聲名大振,也贏得了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