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譯者後記(1 / 1)

在晚清王朝的曆史上,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四位可以說是赫赫有名,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作為四大名臣之一的湖北巡撫胡林翼,曾是官場裏的一代梟雄,在世時聲名遠揚,死後深受蔣介石、毛澤東等人的推崇。1861年,胡林翼英年早逝,然而大清帝國的災難才剛剛開始。

翻開塵封的史冊,尋找一代梟雄胡文忠公的蹤跡,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熟稔其人其事其學的人並不多。本書收錄了胡公從道光二年(1822年)至鹹豐十年(1860年)的88封具有代表性的家書,主要是胡公寫給叔父、父親、弟弟、侄輩等家人,內容涉及修身交友、治學齊家、官場為政、軍事謀略、人才選拔等方麵。通過這些飽含真情實感的家書,我們可以窺斑見豹地探索胡公的心跡、思想和人品,感受晚清王朝的政治風雲變幻、貧民百姓的水深火熱,目睹胡公的憂國憂民、克己奉公、清正廉潔、整頓吏治、守土治民,把糜爛之鄂治理成富足之省,他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

循著通俗易懂的譯文,你一定能從中找到滿意的答案。胡公崇尚仁政,把“仁愛”作為經邦治國、守土治民的基本準則;對腐敗的現實深感不滿,參劾大批貪官庸吏,以澄清天下為己任;認為良吏必須保持廉政、高效、勤政的作風,大力保舉有才之人。腐化汙濁的黑暗官場更促使他深思——“國家之敗,皆由官邪。”他認識到,吏治優劣是清王朝能否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在此,他雖放大了清官良吏的作用,但他重視選拔官吏的思想也由此可見。他在晚清以善於羅致人才、推薦人才而出名,其中尤以七次舉薦左宗棠傳為政壇佳話。

借古鑒今,胡林翼的為官之道、整頓吏治之才對現代社會不無借鑒之處,胡林翼嚴於律己、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崇高思想是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揚的。胡公家書正如一麵銅鏡,真實地反映了他複雜的內心世界,使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免心中生起敬意和欽佩,也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淨化和超拔。

王誌茹

2014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