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校長抬頭看看西邊“今天的太陽蠻大的!天氣也熱,我就長話短說,不耽誤大家的時間,盡量早點散會!”
“我們學校創立於1954年,我們學校……”老鄧說的是要長話短說,可一說起來,嘴裏就沒個把門的了,一套又一套的接著來,說全是事實吧,有很多水分在裏麵,說全是虛構的吧,裏麵又有不少是真有其事,反正就這麼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吹下去.
他在台上是說得滔滔不絕,剛開始大家還都認真聽著,盼著他說完了早點散會,漸漸地,隨著他講話的時間越說越長,都不耐煩起來,夏天的下午,人原來就很容易犯困,老鄧這一陣“催眠曲”一唱,讓人愈加昏昏欲睡,班主任看犯人巡來巡去的看著,又不敢有什麼大的動作,就一點點的幾個人靠到了一起竊竊私語,不少人頭一點一點的,打瞌睡打得噴香。
劉淇曬得頭頂直冒汗,從口袋裏悄悄摸出電子表瞄了瞄,已經過了一個小時又十分鍾了,可老鄧根本沒有結束的意思,唉!這可什麼時候是個頭啊?他在心裏哀歎著,早知道是這樣就不來了,可偏偏想重溫個鳥蛋的童年,這下好了,完蛋了,搞不好鼻血也得曬出來.
在開學前的一個月中,是劉淇重生以來最好過的一段時光,生活安逸,生意興隆,事事順頭.
他搞出的那個東拚西湊的刮麻器還真的有點用,打麻的效率提升了四五倍,加工廠給每一個來這裏交麻的麻農,販子都免費贈送,本來技術含量就不高,看得幾眼,搞明白了其中的思路,是個木匠就會做,趕在二麻上市之前,劉淇"發明"的刮麻器飛快的在大石橋和周邊幾個鄉鎮普及開來,加工廠不光原料供應瓶頸解決了,更收購了上千擔庫存,在把香煙的利潤不斷投入其中後,擴大了生產規模,產量連連翻番,一天能生產精幹麻三噸多近四噸,日利潤在八千以上,樂得幾個家夥嘴也合不攏,搶錢呢.
八月底,光劉淇一個人在香煙和苧麻兩項上就有近三十萬的進賬,但因為一直把利潤投入到再生產中,都還掛在賬麵上,現錢基本沒有多少.再過三四個月,把苧麻的生意一了,絕對夠明年大展拳腳的資金了.
“……好!今天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正當劉淇垂頭默思時,終於聽到老鄧來這麼一句,抬起頭來,講完了?鼓掌,鼓掌,終於快要散會了.
盲目的高興,多半是要空歡喜一場了,“第三項,請教導處王主任講話好!”話筒移到訓導主任麵前,在心裏盼望雀躍的學生,看到他手中的厚厚的稿紙,一下子全都萎了,那麼厚的稿紙,就是照著念,也得個多小時,再要東扯西拉上幾句,更不知是何年何月,說不定是地老天荒,學生們不得不在大太陽下依然痛苦的等待著。
“一、遵守學校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不亂扔果皮紙屑。二、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穿背心、拖鞋上學,不得化妝和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不剃光頭,女生不穿高跟鞋......"長長的校規宣讀了近一個小時,劉淇已經被曬得頭腦發暈,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看了看別的人,都是滿臉通紅,有氣無力,東倒西歪的,說著小話的同學也停了下來,大太陽底下的,滴水沒沾聊兩個小時,該問的早問完了,該說的早說完了,哪還有話說,這是農村裏的小孩在大太陽底下曬慣了,換到城裏的小皇帝,小公主,早不知倒下多少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