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殿廷風雲:忠奸對質現真相曙光(1 / 2)

趙淵接獲皇帝那措辭簡短卻透著威嚴與神秘的密詔之際,心中恰似被一隻無形的手猛地揪住,瞬間湧起一絲難以抑製的慌亂。那密詔猶如一道來自九重雲霄的諭令,讓他深知此次進宮必定凶多吉少。然而,他畢竟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上摸爬滾打多年,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般的強韌心性與鎮定自若的偽裝本領。於是,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內心的波瀾起伏,強裝出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昂首闊步地朝著皇宮那巍峨雄偉的大門走去。

一路上,他看似氣定神閑,實則內心如熱鍋上的螞蟻,暗自飛速思索著應對之策。那狡黠的眼珠在眼眶中滴溜溜地不停轉動,仿佛兩顆靈動卻又飽含陰謀的黑寶石,每一次轉動都似在腦海中編織著一張更為細密、更為陰毒的誣陷大網,妄圖在這場與太子的生死較量中繼續占據上風,將太子徹底擊垮,以實現自己那不可告人的狼子野心。

踏入宮殿,趙淵抬眼望去,見太子林澤已然身姿挺拔地站在殿中,那眼神中透著堅定與無畏,與自己的心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先是假意恭敬地向高高在上、威嚴肅穆的皇帝行了一個標準而隆重的大禮,那姿態看似謙卑,實則暗藏玄機,每一個動作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力求在皇帝麵前展現出自己的忠誠與無辜。而後,緩緩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麵向眾人,開始了他精心編排、如同一出荒誕鬧劇般的誣陷之辭。

“陛下,臣近日又查獲新證,此證確鑿無疑,足以證明太子叛國之行屬實。”趙淵言辭鑿鑿,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同時從袖中掏出一份偽造的密信。那密信在他手中被高高舉起,仿佛是他手中的尚方寶劍,能夠一劍封喉,致太子於死地。“此乃太子與北疆敵酋暗中往來的信件,信中詳細提及大慶的兵力部署以及諸多機要之事,其叛國之心昭然若揭。陛下聖明,您想想,若不是太子蓄意叛國,這些關乎大慶生死存亡的機密又怎會落入敵酋之手?”

太子林澤聽聞,頓時怒目圓睜,那眼神中仿佛要噴出熊熊怒火,足以將眼前的一切都焚燒殆盡。他大聲嗬斥道:“趙淵,你這無恥小人,又來偽造證據汙蔑本宮。此等信件分明是你惡意捏造,你以為憑此就能蒙騙父皇?你為了一己私欲,不擇手段,陷害忠良,簡直是天理難容!”

趙淵卻麵不改色,嘴角甚至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冷笑,那笑容中滿是嘲諷與得意:“太子殿下,事到如今,您還百般抵賴。臣還有證人,可證明您與敵國暗中勾結已久,意圖顛覆我大慶江山。您莫要以為自己的罪行能夠永遠隱瞞下去,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說罷,他微微側頭,使了個眼色,那眼神中透著陰狠與決絕。緊接著,殿外帶進一名被收買的小吏。

那小吏身形瘦小,麵容猥瑣,一進入大殿,便被這威嚴莊重的氛圍嚇得雙腿發軟。他戰戰兢兢地跪在地上,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浸濕了腳下的磚石。他按照趙淵事先的吩咐,結結巴巴地說道:“陛下,小人曾親眼看見太子殿下與北疆使者密會,他們低聲交談,神色鬼祟,小人當時便覺可疑,後來才知曉是在商議叛國之事。小人所言句句屬實,絕不敢有半句虛言,若有半句假話,願受天打雷劈之刑。”

太子氣得渾身發抖,他的雙手緊緊握拳,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父皇,此乃趙淵買通之人,其所言純屬子虛烏有,兒臣對大慶的忠心,天地可鑒,絕無半分叛國之意。兒臣自出生起,便沐浴在大慶的皇恩之下,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與責任,又怎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趙淵分明是想借刀殺人,鏟除兒臣,以達到他掌控朝政的目的。父皇,您一定要明察秋毫啊!”

皇帝坐在那雕龍繪鳳、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上,麵色冷峻得如同寒冬臘月裏的堅冰,目光在趙淵與太子之間來回遊移。他的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能夠看穿一切偽裝與謊言。心中知道趙淵的證據有所大概率是偽造的,但他也未輕易表態,隻沉聲道:“趙淵,你且莫要急著定論,待朕細細查問。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奸臣。”那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皇帝的謹慎與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