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說,一個智力0.25的小朋友根本就不可能在幼稚園混下去。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類還是很有愛心的。比如龍進在幼稚園學習的時候老師和同學們就很關心他。第一天上課的時,老師就用很可愛的聲音問同學們:“小朋友們,知不知小龍同學是什麼呀?”
小朋友們(背著手,齊聲):“是白癡!”
老師:“答對了!小朋友們真聰明。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對待他呢。”
同學們:“愛他,關心他,不要歧視他。”
聽到這裏,龍進鼻子一酸就哭了出來。小龍的哭仿佛一陣愛的春風,把老師也感動哭了,接著整個教室的學生都哭成一片……場景之煽情,真是歎為觀止。
碰巧,一個國子監的大教育家視察這個幼稚園,從窗口經過。見狀大為感歎,含淚為幼稚園題下——“愛心教育”四個大字。後來這四個字被裱了起來,成為校訓。
大教育家拍屁股走人之後,整個幼稚園都知道了有龍進這麼一個大白癡。而且校長認為龍進小朋友這樣的學生比較適合塑造成典型,用來推進學校的經濟建設。(因為幼稚園很少來白癡學生,甚至可是說是絕無僅有,龍進是因為家裏權勢大被硬塞進來的)
華夏自古就喜歡樹典型,比如愛做好事的就叫‘活雷峰’、滅絕人性的就叫‘柳下惠’
(哦!不對,應該是‘道德高尚’)、坐過宇宙飛船就叫‘太空英雄’、在扶桑大使館放火的叫‘民族英雄’。這種典型樹立起來就是要萬眾膜拜的,其它好處,我還真沒看出來。據說這樣可以促進王朝精神文明建設。
現在龍進就成為了這樣的精神領袖。每天上課之前老師都要教導大家:“小朋友千萬不要歧視龍進同學,我們幼稚園向日葵小班的小朋友要給他其它地方都得不到的愛。”
然後同學們就會深情的回答(齊聲):“龍進同學不是白癡!”後來這幾乎成為全幼稚園的一個固定口號。大家都知道,上課的時,值日生喊起立後,同學們都要喊:“老師好!”然後老師就回答:“同學們好。”然後才能坐下上課。這是尊師重教的一種表達方式。可是自從有了典型龍進後,起立後的問候就發展成了——
老:“小朋友們好!”
小:“老師好!”
老:“不能歧視龍進同學!”
小:“他不是大白癡。”
在我聽來,這話很像人民軍隊裏那句:
“同誌們好!”
“首長好!”
“同誌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前不久,龍進看了一本叫《水滸傳》小說。其中一個叫豹子頭的叔叔準備火並一個叫王倫的伯伯時,旁邊叫晁蓋和劉唐的兩個叔叔拉住王倫伯伯,一個勁叫:“不要火並!”
旁邊一個姓吳的老師也扯著林衝叔叔,說什麼:“頭領,不可造次!”
其實他們就想林衝叔叔‘火並’、‘造次’。
不知道老師和同學們一個勁嚷嚷著“不歧視龍進”和“龍進不是大白癡”是啥意思?
日子久了,小龍進偶爾也會有些不滿,這個時候他就會舉手發言說:“我就是大白癡。”因為龍進覺得小朋友不能撒謊。(由於龍爸並沒有告訴小龍真相,所以他一直以為自己真是大白癡)
一聽小龍這話,小朋友們和老師都會哈哈大笑。不過大家都不會責備小龍進,因為幹嘛和一個大白癡一般見識呀。
這樣的結果也很明顯,龍進成為了全校師生的寵兒。比如他走路不小心跌到了,立馬就有上百個小朋友圍過來扶他,第一個搶進來的可以戴小紅花,期末操行還可以額外加分。
後來龍進知道這秘密後也很想戴小紅花。於是他沒事就當著老師校長跌到,然後假裝自己把自己扶起來,還假惺惺的關心幾句。不過他從來沒得過小紅花,反而看見這場景的小朋友和老師們還要哈哈大笑一場。不過大家都不會責備小龍進,因為幹嘛和一個大白癡一般見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