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虛洞天,昔日名動天下的道家宗師司馬承禎開辟的一處清修福地。四周迷霧山林環繞,人跡罕至,外人絕難到達。
但淨虛洞天在本朝之所以聞名,不是因為司馬承禎,而是因為他的一任弟子不僅出任了此地掌門,還應玄宗李隆基之邀接掌了大唐國師之位。
因此,無論對求道的真人隱士,還是一心仕途的文士墨客,成為淨虛洞天的弟子,都堪稱一條絕佳的捷徑。
淨虛洞天挑選弟子極為嚴格,第一關看樣貌,第二關看悟性,第三關看才學。有一樣不過關,就不視為不合格。經常一翻淘汰下來,無一人入圍。
今年清明後,淨虛洞天正式開始入門考試。
第一關,樣貌。由淨虛洞天首席女弟子茸姵主審,一關下來,刷掉了一大半人。
第二關,能力。淨虛洞天有一處濃霧彌漫的樹林,其間道路亂如盤絲,隻有悟性極高之人,才能找到出路,集齊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石。凡是能走出樹林並找到任意一顆五行之石就算過關。經過次關,隻有四人留下。
第三關,才學。由最後四人同時進入藏書閣,一炷香的時間,看何人能記下最多的道經典籍,由多到少依次排序,隻留一半人數。
至此,留下的這最後兩人就成為淨虛洞天的新弟子。
“悠言,今年的弟子成績如何?”依嫿一邊翻閱著麵前的一堆文案,一邊問坐在窗邊喝茶的男子。
“聽茸姵說,今年有兩人通過,更有一人在第二關中找到了全部的五行之石。”
“全部?”依嫿停下手上的動作問道。
“沒錯。”悠言幾乎是兩眼放光的盯著窗外,“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見見這位初進禁林便能找到全部五行石之人了……”
“茸姵選好她要的人了嗎?”
“應該是。不過我認為自培養出琴柔、絳月後,茸姵再沒可能找到超越她們的人了。”
依嫿給自己倒了杯茶,說:“琴柔自是不必說,完美的無可挑剔;但是絳月就……”
“迷戀上子泉,絳月可真是自討苦吃。”悠言毫不惋惜地搖搖頭。
淨虛洞天共分為梅、蘭、竹、菊四處和聖壇、內殿。
內殿是國師的居所,任何閑雜人等皆不得擅入;
聖壇為祭祀求仙的神聖之所,更是擅入者死;
冷梅苑乃四院中最雅之處,護法大人、依嫿和悠言三人分居此地;
瑤菊館由茸姵一人獨占;
幽蘭院實際上是一座山穀懸崖,沒有人知道裏麵具體都有些什麼;
方竹閣,是淨虛洞天最大,也是居住人數最多的一個院落。所有弟子門徒雜役侍從的生活起居都在此院,當然,也包括此次新晉入門的弟子。
方竹閣中,兩個身影正在熱火朝天的收拾房間。那男子容顏清朗,眼如弦月,不笑自彎;女子的肩頭立著一隻通體若雪的白鷹,清顏淺笑,滿是輕靈的溫暖,陽光下看的清晰,正是從沐然居神秘消失的曉唯。
那日曉唯進入房間後,溟兒就將有人在外跟蹤的事告知了她。曉唯用一晚上的時間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她都要找到上官翾羽。死纏爛打也好,胡攪蠻纏也罷,總之定要他憶起自己,帶著他同回休與山。
於是曉唯悄悄收拾好行裝,在溟兒的幫助下,用風族之王素溟當時教自己的簡單法術配合輕功,順利避開了跟蹤之人的耳目,逃出沐然居。之後一段時間,曉唯一直潛藏在禮部尚書夏翎的府中,在得知夏翎的弟弟夏之喬要參加淨虛洞天的入門考試後,她也一起報了名,結果兩人一起順利通關。
曉唯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當時過那第二關的情景十分的不可思議,她此刻才知道休與山懷清上仙等人對她的“嚴厲”教導是多麼的學以致用。
當日曉唯進入密林後,頃刻間就陷入了濃濃的迷霧中。她運起風之法術,用她最擅長製造的小型颶風開路,順利的進入了密林中心,取得了土之五行石;接下來,濃霧慢慢散去,曉唯這才發現,那層層的霧氣,並不是自然界的產物,而是無數亡靈的魂魄之氣。那些亡靈因為受不了曉唯的至陽靈力,因此不得不集體後退,所以就無法再形成濃霧。
於是,曉唯在視線毫不受阻的環境下,於一顆樹下輕易的找到了木之五行石;接著從太陽的位置判斷出方向,發現五行石是按照--金(西)、木(東)水(北)火(南)土(中)五行方位對應的位置分布。於是乎,輕而易舉的取得了剩下的三顆五行石。
相比之下,夏之喬卻是完全在迷霧中靠著他對方位和五行的敏感找到了兩顆五行石,曉唯其實很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