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是娘娘您現在先回去,等皇上有空了您再來,還是在偏殿稍等片刻,等幾位王爺和大臣離開,老奴差人請您?”
來到這兒就是為了見康熙,在康熙麵前多刷刷好感,在其他大臣的心中增加些份量,多等會算什麼。
鍾卓寧當即就笑著說:“無妨,本宮在偏殿等皇上,勞煩梁總管給本宮拿幾本話本,正好給本宮解悶。”
說著,鍾卓寧示意抱琴將食盒遞給梁九功。
“對了,這是本宮給皇上準備的綠豆百合粥,用冰鎮過,還請梁總管放在冰鑒裏,省的等皇上有空了,綠豆百合粥也溫了反而失了口感。”
梁九功見狀忙應了聲,後接過食盒。
然後便將鍾卓寧和抱琴兩人帶到偏殿,給她拿了幾本話本,說了句“等皇上一有空就來請您”後才離開。
在梁九功離開後,鍾卓寧倚靠在偏殿內書桌後椅子上。
並沒有去翻看話本,而是饒有興趣的一手摩挲著下巴,饒有興趣的猜測著康熙叫了幾個兒子和大臣在商討什麼事,竟然連才從解了圈禁不久的怡郡王都來了。
還有張廷玉和她阿瑪阿靈阿在。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康熙現在心中已經有決定了?這是在給外界一些信號?
鍾卓寧想著咂了幾下嘴,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刺激。
在偏殿待了不到一刻鍾,梁九功就來請她過去了。
出了偏殿,鍾卓寧與幾位王爺和李光地等幾位大臣,還有他阿瑪打了個照麵,沒功夫寒暄,就進了清溪書屋內。
“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萬歲金安。”
“起來吧。”
“這大熱天的你不在瑞景軒內歇息,還惦記著給朕送粥,有心了。”
步入晚年,已經年近七十的康熙,周身的龍威依然十分濃厚攝人心魄,此時正坐在龍椅上,喝著她送來的綠豆百合粥,麵帶笑的和她搭著話。
鍾卓寧聞言笑了應了聲“謝皇上”。
然後起身,走到了康熙身後。
將手上的護甲卸下,輕輕的給康熙揉捏著額頭。
“皇上為國事操勞,臣妾幫不上什麼忙,隻能做些力所能及的,皇上吃的開心,臣妾也高興。”
“隻是希望皇上不要嫌臣妾叨擾啊。”
看著滿頭白發,臉上皺紋密布的康熙,心中也很是嫌棄。
她才三十來歲,康熙這個年歲都能當她祖父了,若不是顧著他的身份,還有日後的謀算,她才懶得費工夫每日送粥給他呢。
至於是什麼謀算呢。
當然是“胤禛矯詔登基”這個給八王黨大肆宣揚的事咯。
她這些年經常出入清溪書屋,就是為了康熙駕崩的時候做準備,那時她出現也不顯得突兀。
身為執掌宮權的四妃,說出的話自然也是有些份量的。
若是還有人覺得她與胤禛有血緣關係,說的話有失偏駁,那沒關係,她早想到了,等康熙駕崩那天她會跟著後宮一眾嬪妃來的,人多了總不至於都說假話吧。
這可是聖旨,誅九族的罪,也沒人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