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雖崩逝於暢春園,但遺體還是要奉移至紫禁城的。

要在乾清宮停靈二十七日,接受後宮嬪妃、皇室宗親、文武百官以及內外命婦祭祀,待喪儀結束,遺體遷移至景山觀德殿後,一代帝王才算徹底落幕。

清溪書屋外。

抱琴攙扶著鍾卓寧,與一眾嬪妃、皇子大臣站在清溪書屋門前,看著進進出出忙慌不停的小太監,雙眼迷離。

近十年來,與康熙的一幕幕不斷在腦海中在浮現。

“娘娘,咱們先回瑞景軒收拾東西吧。”

“您也得吃點東西了,您從早上到現在都沒進食,在這樣下去您的身子受不了啊。”

“大行皇帝在天之靈也不會放心的。”

抱琴擔心的看著鍾卓寧勸道。

抱琴說話的聲音不大,很小,但是在寂靜的清溪書屋外,其餘人細聽還是能聽的到的。

胤禛就站在鍾卓寧的身側,他聽見後轉頭看了她一眼。

看著由侍女打著傘,吹著冷風站在門口的宣妃、成妃等人,還有後來趕來的德妃、宜妃,看著那時不時抖一下身子的樣子,胤禛眉心微蹙,率先開口了。

“皇額娘,穆妃娘娘,宜妃、宣妃諸位母妃,您幾位先回去吃點東西歇息歇息吧,距離回紫禁城還得一段時間。”

“您幾位也得照顧好自個身子,別讓皇阿瑪憂心才是。”

“等啟程時朕會差人知會你們的。”

聽到胤禛稱呼自己為皇額娘,德妃別提多開心了。

當即,轉頭看著鍾卓寧、宜妃等人附和道:“是啊,海霍娜,宜妃姐姐,宣妃成妃幾位妹妹,你們先回去吧。”

“等會兒回去的路上還有的顛簸呢。”

“不吃點東西、歇息好怎麼有精神呢,大行皇帝這兒有哀家和皇帝在,你們都回去吧。”

看著德妃這以皇太後自居的模樣,宜妃暗自翻了個白眼。

區區一包衣宮女爬床成了四妃,和她這出身郭絡羅氏的嫡女平起平坐,就已經夠膈應得了。

沒曾想,竟然還有成為皇太後的一天。

一想到日後要給德妃行禮問安。

宜妃就感覺渾身刺撓,她怎麼就沒生個好兒子呢。

宜妃心中也有最後一點倔強,反正現在還沒行登基大典,德妃也沒正式尊為皇太後呢,那就還是德妃,和自己一樣。

當即,直接無視了德妃,瞪了眼一旁的老五和老九,由著侍女攙扶著,離開了清溪書屋。

德妃見宜妃如此,也是氣的臉色發青。

鍾卓寧也注意到了胤禛眼中那一閃即逝的不滿。

見狀,鍾卓寧暗自搖了搖頭,看著德妃和胤禛說了聲“姨母,皇上,那我就先回去了”。

就和抱琴離開了清溪書屋。

一路上,抱琴撐著傘,鍾卓寧看著傘外零星飄落的雪花,緊了緊玄狐皮製成的大氅,緩緩的走著。

想著剛剛宜妃的舉動,鍾卓寧不禁感慨道:“爭一時之氣有必要嗎,大行皇帝已逝,日後她們母子幾人都是要在皇上手下過日子的,也不為以後想想。”

抱琴也明白鍾卓寧說的什麼,略微思索片刻後說:“娘娘,宜妃娘娘與德妃娘娘一直就不對付,您是知道的的。”

“原先都是四妃,還都有協理六宮之權,誰也奈何不了誰,現在德妃娘娘一朝成了皇太後,難免宜妃娘娘心中不平衡了。”

“但宜妃娘娘是個聰明人,會認清局勢的。”

鍾卓寧聞言也是輕歎了口氣,頷了頷首,“是啊,能成為四妃自然是聰明人,怎麼會考慮不到以後呢。”

這個話題也就聊到這兒了。

兩人一路沉默的繼續迎著風雪,緩緩走著。

在出了清溪書屋走了百米多的時候,迎麵就聽到前方有吵鬧的聲音,細聽像是小孩子的聲音。

鍾卓寧和抱琴不禁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十分的好奇。

康熙駕崩,舊皇退位新皇登基的時候,整個暢春園內都沒人敢大聲喧嘩,這是誰,這麼大的膽子,都敢在清溪書屋外吵鬧。

“娘娘,奴婢聽著聲音好似年歲不大,難不成是哪位王爺阿哥?”抱琴猜測的說道。

鍾卓寧沒有回應,但加快了步伐。

“你們讓開,讓我進去!”

“我阿瑪是雍親王,我是雍親王府的四阿哥弘曆,我要見皇祖父,我要給皇祖父請安!!”

“起開,給我讓開。”

“......”

“四阿哥,您別為難奴才了,皇上有令,任何人不能進入清溪書屋,您還是回去吧。”

“......”

鍾卓寧和抱琴走進了一看,就看到一個十歲左右,留著長辮子,穿著也比較普通的孩子正幾次三番的往裏麵衝,但次次都被侍衛給擋了回去。

鍾卓寧也聽到了那個孩子說的話。

一時也有些意外。

四阿哥弘曆?他怎麼來暢春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