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 / 2)

可以說,秦獻公與墨者的合作是秦國走向強大的開端,之後才是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和秦惠王稱帝未遂。他的經曆更像後世被人所熟知的公子重耳和俄國的彼得大帝,因為在國外逃亡或遊曆而開闊了眼界,接觸到了先進的治國之術,引導國家走向了強大;而那些窩在皇宮之中叫囂著掌權的朱允炆和光緒之流注定是要失敗的。

此時的扶蘇已經大致猜到了秦國軌路是怎麼回事了,他對墨子和墨家了解不多,但是扶蘇也聽過一些坊間傳言,有的說墨翟其實是穿越眾,他的名字其實不是墨翟而是墨狄,因為他是從狄人的地盤無緣無故出現的,出現之後就出現了戰國時期科技大進步;而且他自己不做官卻鼓勵自己的弟子去做官,給人一種詭異的感覺;更加詭異的是,他提出了很多觀點,明擺著就是衝著儒家的觀點去的,好像他已經深知未來的兩千年儒家會如何毒害國人的思想一樣。

嬴政看到了扶蘇了然的神色,對他的理解力很是滿意,點了點頭繼續道:“不錯,秦國軌路確實是相裏氏之墨為秦國設計的,此外還有從關中通向巴郡、蜀郡的棧道,也是由墨家人設計建造,墨者還在設計從鹹陽通向秦國各地的直道。”嬴政還向扶蘇透漏了些秦國的五年計劃十年規劃之類的建設項目,以增加教學效果。“知道秦國農民和軍隊不同於其他國家的一點是什麼嗎?他們使用的是用鐵鑄造的農具和兵器,而山東各國卻愚昧的認為鐵是惡金棄而不用,所以秦國才能富甲天下、戰無不勝。這種惡金也是由相裏氏之墨負責的。”

“但你要知道墨者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幫助秦國的,他們幫助秦國是為了墨子的思想,是為了他們的信仰,比如說軌路、棧道和將來的直道符合他們的尚同,由他們大力促成的秦國的軍功製度符合他們的非命思想,這些你可以跟李斯學習,他以商君為榜樣,而商君改革卻有墨家印記,會好好教你這些東西的,關於軌路的具體是怎麼建造的,你可以讓蒙毅告訴你。”

扶蘇聽了之後大點其頭,想到後世的電影《墨攻》,更是心向往之,嬴政看了他的狀態,覺得自己的教育效果有點過好了,於是又加了一句:“不過墨者的心不在秦國而在墨家,墨子至今已兩百年,墨者的行事沒有絲毫變通,快要跟不上形勢的變化了,這一點你一定要記著。”說完之後嬴政悄然離開,留下了扶蘇獨自沉思。

扶蘇聽了嬴政的話之後,好像明白了什麼,後世儒家獨大,未必沒有嬴政所說的的原因,此時的秦國之強早已經不是一百多年前那個西陲小國了,隨著秦國的富強和統一戰爭的日益臨近,秦國越來越偏離墨者的節儉、非攻等思想,墨者離開秦國或者被秦國取締是早晚的事情,但作為能夠創造軌路這種領先世界千餘年東西的團體,任何統治者都不會放任他們被其他國家掌握的。反觀儒家,跟後世所有的曆史一樣,儒家總是最先投降而且總能最快的為自己投降找到借口,比如說西晉的投降、明朝的滅亡等等。秦國統一之後,為嬴政歌功頌德的勒石刻功出於儒生之手,鼓吹嬴政的功勞同樣出於儒生之手,甚至包括建阿房宮、尋仙方藥等被漢朝的儒生們抨擊的事情也都隱隱約約有儒家的身影。也難怪戰國時候號稱非儒即墨的兩大顯學竟然有如此迥然不同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