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勝利之後,馬雅可夫斯基見到了俄國革命領袖列寧,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時期,他激情飛揚,熱烈地歌頌工人階級取得的勝利。如《我們的進行曲》、《給藝術大軍的命令》、《革命頌》等。
俄國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擊潰了資本主義陣營,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鼓舞了世界各國被奴役被壓迫的民族起來反抗。革命的火燃遍了全球。帝國主義反動勢力對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痛恨至極,集結反共聯盟,力圖把新生的紅色政權扼死在搖籃裏。馬雅可夫斯基用充滿戰鬥激情的聲音,高聲唱出了著名的政治鼓動詩《向左進行曲》。詩中寫道:
我們厭惡
亞當和夏娃留下的法律
趕開曆史這些瘦弱的老馬!
向左!
向左!
向左!
俄羅斯決不向協約國屈服。
向左!
向左!
向左!
無產階級的手指
掐緊
世界的喉嚨!
挺直英勇的胸脯前進!
看無數旗幟滿天飛舞!
誰在那裏向右轉?
向左!
向左!
向左!
馬雅可夫斯基在這裏完美地展現了他的藝術風格。他以節奏鮮明、鏗鏘有力的語言,如戰鼓一般激勵著俄羅斯軍民奮勇向前。
1919年9月,馬雅可夫斯基參加俄羅斯通訊社——“羅斯塔”的宣傳工作。他與畫家切列姆內赫合作,編輯《羅斯塔諷刺之窗》,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譴責敵人的暴行,號召人民起來反抗。《羅斯塔諷刺之窗》為俄國擊敗帝國主義反動勢力做出了貢獻。1920年,馬雅可夫斯基完成了長詩《一億五千萬》,歌頌了俄羅斯人民不畏強暴,頑強捍衛自己政權的鬥爭精神。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馬雅可夫斯基一麵被廣大人民的英勇頑強的獻身精神所鼓舞,一麵又被無產階級陣營內部的醜惡現象所激怒,他義正辭嚴地指出這些現象的反人民性,尖刻地諷刺了這種好大喜功,追求浮華的寄生性。1922年3月5日,馬雅可夫斯基發表了一首名為《開會迷》的諷刺小詩,非常出色,其中這樣寫道:
一天
要趕去參加
二十個會。
不得已,才把身子斬斷!
齊腰以上留在這裏,
下半截
在那裏。
同時,在這一年,馬雅可夫斯基出版了他第一本《諷刺詩集》。
對社會主義中的陰暗麵進行了尖銳的諷刺、抨擊,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但同時,由於他這種不肯同流合汙的態度,被黨中很多的官僚所痛恨,受到不斷的誣陷、迫害。但光明磊落的馬雅可夫斯基毫不屈服,一心一意地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努力奮鬥。
1924年1月22日,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逝世。整個蘇聯被哀傷的陰雲籠罩。馬雅可夫斯基悲痛之餘,曆時4個多月,完成了著名的長詩《列寧》。他歌頌了列寧偉大的一生,鼓舞人們在列寧光輝思想的指導下繼續前進。他描繪了一幅世界人民大團結的共產主義世界:
所有的國家都站起來了。
一個接著一個——
伊裏奇的手
正確地指示著
各民族的人民——
黑的,
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