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南集團吳建榮董事長

摘要:

21世紀迫切要求我們用現代技術和手段改造、引領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最終實現中華民族主流文化的傳承與再生,振興中國文化產業。而作為中國的動漫產業,應該怎樣振興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利潤產值的最大化?一是政府對其支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政府支持,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會像今天這樣繁榮昌盛;二是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三是以動漫為代表的文化創意產業,最大的贏利點不在銷售影視版權,而在衍生產品的開發和生產上,產業鏈是贏利點。

關鍵詞:

文化創意文化品牌產業鏈動漫產業

李長春同誌在廣東考察時指出,要廣泛運用新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改造傳統文化創作、生產和傳播模式,提高傳統文化產業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劉雲山同誌考察浙江時指出,要不斷推進文化體製改革,大力促進和諧文化建設,並強調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文化產業,已成為當今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趨勢。隨著社會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應用的廣泛普及,全球文化產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及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一些有較大增長空間的產業門類,湧現出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明確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政策,調動了全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初步形成。但總體來說,現階段我國文化發展水平與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進程還不相適應,文化體製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形勢還不相適應,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數量、質量、品種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還不強。

本文從企業的角度,以實證的手法,以動漫產業為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討中國企業應該怎樣振興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利潤產值的最大化。

一、中外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近十餘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國際上逐漸興起,正在成為現代產業發展中的一個亮點,而以動漫產業為代表的文化創意產業,則成了目前全球最炙手可熱的朝陽產業。

(一)全球動漫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2004年,全球數字動漫產業產值達到2228億美元,與動漫遊戲產業相關的周邊衍生產品產值在5000億美元以上。世界動漫遊戲業產值最大的3個國家分別為美國、日本、韓國。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動畫遊戲產品及其衍生產品出口就超過傳統工業,成為重要出口產品;遊戲產業規模連續4年超過好萊塢電影業,發展速度超過電影業和唱片業,成為美國目前最大的娛樂產業。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動漫遊戲生產國,其動漫遊戲產品出口額超過鋼鐵產業,日本遊戲產業每年創造產值2萬億日元,其生產的各類遊戲主機在全世界總銷量達到2.14億台。2003年日本銷往美國的動畫以及相關產品的總收入為43.6億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國鋼鐵總收入的四倍,成為其國民經濟的第三支柱產業。韓國是第三大開發經營動漫遊戲的國家,1999—2002年,韓國文化產業年均增長率為21.1%,高於6.1%的經濟增長率;2002年,韓國企業收益中遊戲產業占34.3%,達到3.4兆韓元,2003年達到3.94兆韓元;韓國動漫遊戲產業超過汽車工業,成為韓國第三大支柱產業。

(二)中國動漫文化產業初步發展

在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猶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方興未艾。

中國政府已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列入“十一五”發展規劃,製訂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十一五”期間,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速度要明顯高於同期經濟增長速度,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有所增加。各省市也相繼明確了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國家和地方均相繼出台了動漫遊戲產業等文化創意產業扶持、優惠政策。

2004年以來,中國動漫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廣電總局的統計顯示,1993—2003年我國動畫片總產量僅為4.6萬分鍾,而2005年全年的動畫片產量已達到4.27萬分鍾,2006年產量更是突破了8萬分鍾。全國初步形成上海、長沙、廣州、深圳等動畫片生產基地。據統計,我國動漫及相關產業年產值約500億元。

二、政府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政府對其支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政府支持,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會像今天這樣繁榮昌盛。

(一)日本政府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

日本是一個文化資源相對薄弱的國家,但日本通過創造新文化,引導和滿足世界文化市場需求,成為震驚世界的文化經濟強國。

1.創造有利於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1)日本製定了健全的法律、法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是1970年5月6日頒布的《著作權法》,把發展文化產業納入法治軌道。1995年,日本確立了21世紀的文化立國方略,把發展文化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根據文化產業發展新形勢,日本又製定了多部新的法律,如《IT基本法》、《知識產權基本法》、《文化藝術振興基本法》、《著作權中介業務法》等,可操作性強是日本文化產業法律法規的特點。新的法律頒布後,往往還有更為具體的措施相配套。比如,同《文化藝術振興基本法》相配套的有《關於文化藝術振興的基本方針》,同《知識產權基本法》相配套的有《知識產權戰略大綱》。

(2)製訂階段性文化強國目標。2001年,日本全力打造知識產權立國戰略,明確提出十年內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識產權國。2002年8月,日本經產省與文部省聯手促成建立了民間的“文化產品海外流通促進機構”,並撥專款支持該機構在海外市場開展文化貿易與維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