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會懷疑這種方法的有效性,但是喬·吉拉德已經用他的業績證明了這一點:被他人歡迎,具有親和力的推銷員,才能成為推銷高手。
卡耐基曾說過:人類最終、最深切的渴望就是做個重要人物的感覺。這也就是為什麼多數人喜歡聽奉承話的道理。即使他們知道這些奉承話明明是假的,也仍然百聽不厭。
人與人間的相處,首先必須找出彼此間的“共同點”。人們喜歡同和自己具有相似之處的人交往。不論這種相似性指個人見解、性格特性、嗜好或生活習慣、穿著談吐等等。越和我們相似的人,彼此之間的親和力就越高,所謂的物以類聚就是這個道理。
當相似之處愈多時,彼此就愈能接納和欣賞對方。你喜歡跟哪種人交往?你會不會喜歡結交事事與你唱反調,想法和興趣都和你迥異的人呢?相信不會。你應該會喜歡結交同你個性、觀念或誌趣相投的人。你們有共同的話題,對事物有相同的看法和觀點,或是有相似的環境及背景,不論如何,你們或多或少有某些相似之處。溝通也是如此,彼此之間的共同點愈多就愈容易溝通。
你是否有過這種體驗,你曾經碰到過一個人,你和他接觸交談了沒有多久,就有那種和他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感覺,你莫名其妙地就對他有一種依賴感和好感?不論你是否有過這種體驗,問題是,你是否希望自己是那種不論誰見了你,隻要和你相處十幾分鍾或半個小時,他們就會對你產生依賴和好感,覺得和你一見如故,讓你走到哪裏都是一個受人喜愛和歡迎的人?
利用這種物以類聚的原理來增進彼此間的親和力的另一種方法是找出及強調我們與客戶之間的類似經曆、行為或想法。
舉例來說:
在推銷產品時,推銷員應該多注意客戶的一些小細節並且多和客戶交談,找出任何可能與他有相似性的地方。比如說你發現客戶帶了一個特別的項鏈,而你也剛好有個一樣或類似的項鏈,你就可以問她這個項鏈是在哪裏買的,稱讚她的項鏈,並且告訴她你也有一個同樣的;可以注意聽客戶的口音,詢問他的家鄉,同時告訴他你的某個家人或親戚也住在那兒。
總之,通過我們敏銳的觀察力及與他人相處的熱誠,就可以達成良好親和力的建立。
這些相似之處越瑣碎越能發揮作用。一位曾經研究過保險公司銷售業績報告的研究員發現:如果推銷員的年齡、思想、價值觀、背景、某些嗜好或習慣等等與客戶相似時,這個客戶就比較樂意買保險。因為這些微小的相似之處可以產生更強的親和力。
事實上,我們在銷售產品前,最先把什麼給賣出去?那就是我們“自己”。
具有親和力的人該是怎樣的呢?問問你自己:“你是喜歡有自信心的人還是喜歡沒有自信心的人呢?你是喜歡熱誠的人還是喜歡冷淡的人呢?你是喜歡愛幫助你的人還是喜歡對你漠不關心的人呢?隻要你能夠關心客戶,樂於助人,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那麼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具有親和力的人。
推銷員守則:推銷是一項與人打交道的工作,而有親和力的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受人喜歡。所以,推銷員在進行產品介紹前,就要在最短的時間,建立最強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