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42章 陸董到(2 / 2)

陳東方把手機調成靜音模式,也鑽進了被窩。

第二天早上,陳東方拿起手機看了看,上麵有一大堆哈大海打的未接電話。

又看了收信箱,有99+的未讀信息。

隨便打開幾條,都是咒罵陳東方列祖列宗的,從盤古開天辟地開始,直罵到未來人類滅亡。

陳東方不知道哈大海是怎樣走出那條路的,他也不想知道,把未讀信息和未接電話刪除掉,然後去上班。

因為解決了重大危機,藍蘭臉色好看起來,看見誰都是笑眯眯的。

薑總和趙副總全力以赴,把很大的精力放在迎接香江大老板這項工作上。

終於,香江大老板要來了。

這天,是香江大老板來視察的日子,一大早,陳東方跟著薑總、趙副總,到羅湖口岸去接大老板。

到了羅湖口岸,這是一座高樓,建築物上有“羅湖口岸”的字樣,下麵大門上有“檢查站信息采集中心”幾個字,還有一個白色標識:一個箭頭指著,往香江。陳東方看到,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從大門裏走出來。

“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進進出出嗎?”薑總指著那洶湧如河的人群,問陳東方。

“這個”陳東方從沒看見過如此密集的人流,他撓著頭,使勁往大裏說道,“一天怎麼也有五六萬人吧?”

“哈哈哈”薑總大笑道,“小陳呀小陳,你還是太保守了些,從這裏進出的人,每天都在20萬左右”

“20萬!”陳東方震驚了,他印象中,老家縣城的人,也不過才10幾萬。

“對!日均23萬人,一年8000多萬人,從這條小小口岸往往返返。”薑總自豪地說,“這就是我們的特區,帶著整個珠三角地帶,推動全國經濟進步的特區”

陳東方心想,這來往人員的密度也太大了些,“薑總,他們來來往往,都為了做什麼呢?”

“他們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為求學,有人來旅遊,有人做代購,有人為了上班養家糊口;還有的人,為了來買最新款的電子產品,為了來買內地買不到的特效藥;或者隻為買幾罐便宜實惠的奶粉,或是幾盒化妝品”

薑總感慨地告訴陳東方,改開前,特區這裏隻是一個小城,或者說是一個大漁村,當時隻有一個口岸。剛解放時,邊檢站在羅湖橋開辟了檢查場所,在極其簡陋的情況下,用木頭和瀝青搭建了一個查驗棚,四周通風,隻在上方有一個頂子。特區成立時,開始動工建設口岸聯檢大樓,這座大樓建築麵積70000平方米,有十二層樓那麼高,是全國規模最大,進出境人員最多的口岸。

薑總指著一座雙層人行橋,那座橋用玻璃密封,跨過界河,此時河水淺得很,橋下隻有一根水泥柱子。薑總道,“這座橋是人員步行橋,是和聯檢大樓一起建成的,上麵是出境用,下麵是入境用。”

又指著另一座鋼鐵風格的新橋道,“那是火車專用的。”

這時,趙副總喊道,“薑總,陸董的車出來了。”

薑總急忙迎上前去招手,一輛粵港兩地牌照車子遠遠開了過來,這便是大老板的座駕,既可以從香江開到內地,也可以從內地開進香江。

在這裏,粵港車牌非常吃香,它可以在香江和內地暢通無阻。這種車牌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香江車入境內地的粵港車牌,它的前綴是“粵z”,中間由4位英文或數字組成後綴為“港”,掛牌車輛必須是香江的右舵車;另一類是內地車入境香江的車牌,前綴是“fv”,掛牌車輛必須是內地的右舵車。

陳東方問道,“薑總,你怎麼不搞這麼一輛雙牌車,去香江就方便多了。”

薑總歎了口氣,他告訴陳東方,在香江辦理這種車牌,隻需要投資100萬美元即可;而在內地,則需要企業注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資產總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薑總歎了口氣道,“我現在的資產,不夠格呢。”

這時大老板的車子在薑總麵前停下,趙副總立刻彎著腰衝上前去,輕輕拉開車門,大老板邁出一隻腳,趙副總把另一隻手放在車門上,防止大老板碰著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