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馬均的話,項天才想了起來,諸葛連弩是諸葛亮在蜀國後期的時候,用於兵力不足,才發明了諸葛連弩,但是諸葛連弩也才隻能一次連發十箭,現在馬均已經發明出來能連發五十箭的連弩,令項天大感意外,這種武器要是鍛造出來,在冷兵器戰場上,就像機關槍一樣,能左右戰局的局勢。既然是馬均發明的當然不能再叫諸葛連弩,應當叫做馬均連弩。
項天當下令兵士前往鍛造司去取連弩,自己一邊詢問馬均關於連弩的性能如何。
沒多久兒,幾名兵士小心翼翼的拿這一個黑匣子走了過來,隨著匣子的打開,一架精巧的連弩展現在眾人的眼前。弩身還是古老的十字形結構,但是在弩身的上方,卻又一個黝黑的箭匣子。弩箭的前方還帶著鎖定精確度的準星。馬均拿起自己連弩,對著院中的大樹瞄了起來。
“德衡先生,此地距大樹有兩百多步遠,你確定弩箭能沒有問題。”項天皺眉說道。
“嗖嗖嗖”一陣淩厲的呼嘯聲過後,馬均放下了手中弓弩,對著項天道“主公,隨我去看看。”
待走近大樹,項天整個人吃驚起來,隻見大樹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箭矢的坑洞,最令項天詫異的是,弩箭從大樹的正麵射進,從背麵透出箭矢的箭杆三寸有餘,要知道這棵大樹足有兩人合抱那麼粗,由此看見弩箭的穿透力。
“咦”這弩箭怎麼比普通的短小這麼多?”項天用力從大樹上拔下一支弩箭,詫異的問道。
“主公,弩箭小能增加穿透力,還能增加射程。這種弓弩的最大射程能達600步,二百步內能射穿盾牌,一百步能能射穿兩麵盾牌。但是這種弩箭的箭矢是特製的,除了我很少有人能做出來。”馬均一臉自豪的說道。
“最遠能射程600步,兩百步內能破甲,並且還是五十連發的”聽著這一個個令人震撼的數據,項天的心狠狠的震動了起來,看向馬均的目光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看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根本不可小視,隻是沒有找的好的君主不能發揮出來吧。
“德衡先生,這種弓弩,你造了幾架?”項天深思了一下急忙問道。
“主公,就做了一架,這還是臣閑暇之餘沒事的時候做出來的。”馬均隨口回答道。
“德衡先生,做這樣的一架弓弩,你要多長時間?”
“若是臣全力趕工需要十天才能做成一架”
“十天一架,一個月三架,一年才三十架,不行太慢了,想要形成有效的火力阻擊麵,最少也要一千架弓弩。即便是馬均不眠不休的做上一輩子,也做不出來這麼多的連弩。”沉思了一下,項天開口道“德衡先生,我想要你的這項技術,我希望你能把這種連弩的技術貢獻出來。”
“主公,非是臣不肯,隻是製造這種連弩確實十分的麻煩,想要學會製作這樣的弓弩,沒有三年的時間根本不可能。”馬均道。
“德衡先生,若是采用我軍的流水線作業,多長時間能夠大規模的運用。”項天沉聲問道。
“若是按照主公的方法,三個月就能大規模的生產連弩,臣能預測到那時每月能生產最少五十架。”馬均道猶豫的“一月五十架,一年就能五百架,拋除其中損壞的,一年也能有幾百架。”項天思索了一下道“德衡先生,我知道連弩是先生的得意之作。這樣吧,我賜先生一塊免死令牌,隻要先生一家不犯謀反、通敵大罪,三代以內,即便是殺人,也可以饒他一死。但是此令隻可擋一次災禍,三代過後,即便沒有用,也不再具有免死的功能了。不知先生可願將連弩之法傳授出來?”
“謝主公大恩,馬均領命,我這就開始挑選一百名匠人令他們打造弓弩的配件。”馬均聞言,一臉激動的俯身拜倒在地上。免死令牌,這是多麼令人羨慕的條件,有了他三代以內的子孫等於在身上施加了一道保命符,隻要不謀反,都能保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