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馬丁鬆(1 / 1)

哈裏·馬丁鬆,1904年出生在瑞典南部布萊金厄省。7歲成為孤兒,16歲開始在外國輪船上當司爐工、水手,到過印度、南美洲等地,是個自學成名的作家。

馬丁鬆早期的詩集有《鬼船》、《現代抒情詩選》、《遊牧人》等,反映了作家悲慘的童年和艱苦的經曆,也闡述了自己的生活哲學:人的生活應不斷更新。中期作品有詩集《信風》、《蟬》、《車》等,在這些詩集中,詩人用細膩而獨特的手法描寫了大量的自然景物。1956年出版的宇宙史詩《阿尼亞拉號》被認為是他創作的頂峰,這首長詩抨擊了現代科學和技術把人類引入歧途,晚年的作品有詩集《光明與黑暗之詩》、《草叢》等。馬丁鬆的創作風格以浪漫主義為主,間或有神秘、悲觀色彩;他的抒情詩含蓄雋永,富於哲理,頗似中國的古詩詞;由於他在繪畫方麵也有相當造詣,他的自然小詩宛如一幅幅精美的風景畫。小說主要有《蕁麻花開》、《道路》等。

1974年,由於“他的作品通過一滴露珠反映整個世界”,和埃溫德·約翰遜一起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