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一個人的路(1 / 1)

少女懷春、少年鍾情,都是很美好的事情,也是像春天花會開一樣自然的事情。

有個十九歲的少女,對著一張賀年卡酸溜溜抒情了好幾百字,隻因為這張卡是情人卡。其實這幾百字可以省略成一句話:我想有個男朋友。

好吧,這少女就是曾經的我。

那時的我,內向,書又看得多了點,有變態的清高,總覺得不被人了解,父母的管教更是封建家長式的,整天想著插上翅膀遠走高飛。愛情成為了唯一的寄托和救贖,仿佛隻要白馬王子一出現,我就會脫離苦海,重獲新生。

很多人都這麼天真過。小A是個醫生,二十三歲,出身於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從他出生就離開了,記憶中的見麵次數用一個手就能數得過來,現在已經記不清父親的長相。母親因為這件事得了精神方麵的疾病,小A是被姥姥姥爺養大的。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小A自然有心理創傷,他懼怕填各種表格,看著爸爸媽媽那一欄就忍不住流淚。他不想變成爸爸那樣忘恩負義的男人,發誓要當個好男人,可是問題又來了,陸陸續續喜歡過三個女孩,都和她們說了家裏的情況,但結果都是無一例外地叫他傷心。

逐漸年紀大了,小A渴望愛情的心更加迫切,更幻想自己的戀人是一個美麗的女孩。上班後又認識了一個女孩,開始很聊得來,但表白還是失敗,人家嫌他賺錢少。這次以後,他真的開始害怕女孩了,更害怕漂亮女孩。

小A很絕望,愛情為什麼如此勢利。

小A就像當年的我,因為現實的平庸、生活的不順,而對愛情抱有過於美好的想象,以為愛情可以拯救自己的人生。但我也有一些心得想告訴小A:愛情出現的晚一點其實是好事,因為如果以那種抓住救命稻草的心態去戀愛,結果多半是悲劇。

2012年8月遼寧省永陵鎮發生了一起血腥的殺戮,十七歲少年李某,因與十六歲的小女友發生矛盾,持刀殺死女友親屬兩人後,沿途又刺死六人,刺傷五人。在這起驚天血案中,除了反思人性的暴虐,值得思考的還有社會和家庭對李某情感教育的缺失。

李某父母離異,他跟隨父親生活,父親沉默寡言,和他交流甚少,初中沒上幾天就退學了,從此開始了變動不定的打工生活,過早地離開家庭,混跡在社會裏。李某和小女友在網上聊天認識,短短兩個月裏,李某給小女友花了幾千塊錢,這段戀情就像很多空虛少年的快餐戀愛一樣,本該一段時間後就如浮沫一般消失。但缺少家庭溫暖的李某已經把小女友看作自己人生所有的光亮,一旦她要熄滅它,他骨子裏的暴虐和殘酷就毫不掩飾地釋放出來了。

他們的關係其實完全不是愛情,至少不是健康的愛情。但要如何讓李某這樣的孩子明白呢?他殘缺而短暫的人生中隻有這麼一點美好的事物了,他覺得拿走了它自己的這條命也失去了意義,連帶對別人的生命、對這個世界都不在乎了。

愛情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大的魔力,我們對它做出過高的判斷隻是因為愛情會讓你成為某個人的唯一。

戀愛就像聚光燈,讓你成為舞台的主角,從隱藏在角落中變身被關注。

年輕、迷茫又困惑的少男少女,會習慣性地在異性身上尋找歸屬,但一個對自己不滿意的人很少會成為一個合格的戀人。有人說過:有一種傷害,來自對親密關係的過分依賴。如果自我極度缺失,那麼孤獨傷害了你一次,“愛情”會來傷害你第二次。

愛情來和不來都是有道理的。總有些路要一個人走,別人陪不了你。或許會有一點孤獨,但沒關係,人生除了愛情,還有很多溫暖親切的東西值得擁有。多看,多體驗,不要讓愛情成為人生唯一的光亮,黑暗了餘下的世界。愛不僅是一種情感,還是一種能力,當你修煉好這種能力,變成一個溫暖強大的人,才會接得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