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朗讀69(1 / 1)

生死朗讀 第六十九章 頑固的愛

天氣暖和了,將遠在家鄉的嶽父母接過來和我們小住。

白天,我們都不在家,留下嶽父母兩個人,孤獨地守在家裏。隻有到了晚上,我們才能下班、放學回家,一大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一起,吃個晚飯,陪二老說說話。

對嶽父母來說,快樂的一天,也許從這一刻才剛剛開始。

每天我們回到家,熱騰騰的飯菜,已經在桌上擺好了,嶽父母好像算準了我們什麼時候到家似的。後來才弄明白,原來每天黃昏的時候,嶽母就站在陽台上了望,一旦看到我們的身影,就讓嶽父趕緊將菜熱熱,等我們爬上樓,走進家門,熱乎乎的飯菜剛好擺上桌,勤快的嶽父,甚至將我們每個人的飯都盛好了。

洗洗手,吃飯。

嶽母端起飯碗,看看,然後,毫不猶豫地將碗湊到嶽父的碗前,扒拉下一小半。嶽父無奈地搖著頭。嶽母前幾年查出有糖尿病,不能多吃,尤其是米飯,吃多了,血糖就會升高。

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是這樣,這似乎成了一道程序。嶽母總會嫌嶽父給她盛的飯多了,非得將多出來的飯,扒拉到嶽父的碗裏不可。而每次嶽母往嶽父碗裏扒拉米飯的時候,嶽父都是一臉無奈,不停地阻止:

差不多了,差不多了。

每次都一樣。有一天,我終於忍不住了,對嶽父說,媽有糖尿病,不能多吃飯,您下次就給她少盛一點嘛,免得她每次都要扒拉給您。

嶽父歎口氣,我給她盛的飯並不多啊。你盛得再少,她都會扒拉給我一點。所以,我幹脆每次都給她多盛一點點。你媽啊,這是又犯老毛病了。

老毛病?什麼意思?

嶽父抬起頭,慢慢地回憶說,我們年輕的時候,孩子多,糧食不夠吃。孩子們正長身體,胃口很大,必須得讓他們都吃飽。那時候,我的飯量也特別大,你媽怕我吃不飽,所以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往我碗裏扒拉一點米飯。我知道,其實你媽自己也吃不飽啊。我當然不同意,可是,你媽脾氣很倔強的,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久而久之,就養成這個習慣了,每次吃飯的時候,無論碗裏飯多飯少,她都要扒拉給我一點。後來,生活條件慢慢好了,再也不愁吃不飽肚子了,你媽這習慣,才逐漸改掉了。沒想到,現在老了,她的老毛病,倒又犯了。

我和妻子結婚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故事。我羨慕地對嶽父說,媽對你真好!

嶽母插話了,別聽你爸爸瞎說,情況是這樣的。嶽母說起了她的版本:年輕的時候,我的身材很好,非常苗條,可你爸爸卻嫌我太瘦,弱不禁風的樣子,所以,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給我盛得滿滿的,想我吃胖,我才不上他的當呢,你爸爸給我盛的飯,我都會堅決地給他扒拉回去一點。現在,我都得糖尿病了,還讓我吃這麼多,我當然又要給他扒拉回去……老兩口你一言,我一語,各不相讓,“吵”得不可開交。不過,我們聽出來了,這個頑固的習慣,那是源於對彼此頑固的愛啊。

我所了解的,飯桌上他們還有很多頑固的習慣——每次吃飯的時候,他們都會頑固地將最好吃、最新鮮的菜,放在我們的麵前;他們頑固地喜歡吃魚頭、雞頭、鴨屁股;剩飯剩菜他們從來都舍不得倒掉,也絕不會讓我們吃,而是第二天中午,他們老兩口消滅掉……每一個頑固的習慣,也都是源於他們對我們頑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