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朗讀79(1 / 1)

生死朗讀 第七十九章 一場大搜救所體現的生命尊嚴

所有的人,都不願接受這個事實:他已經遇難了。

近千人,搜救了整整三天兩夜,最後,在一個荒僻的山坡上,人們找到了他的遺體。他沒能等到搜救人員找到他。

杭州。西湖以西。群山環抱,景色秀美。經常有三三兩兩的杭州人,以及外地的遊客,在群山之中穿梭,覓景,踏青。離熱鬧的城區如此近的山區美景,如今已經所剩不多。

連綿的群山,也容易使人迷路,特別是不熟悉地形的外地遊客。

6月7日,淩晨5點多鍾,杭州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打電話的男子稱,自己是安徽人,在一個叫小和山的山中迷路,手被劃傷了,已經被困在山中一天一夜多。

報警人無法判斷自己的位置,他隻斷斷續續提供了四條信息:能看見成片別墅,看見一個水庫,聽見有電鋸聲,能看見一個鐵塔。

接到報警後,搜救工作立即展開。

第一批搜救人員,兵分四路,從四個方向,上山搜救。

無果。

大批增援人員,趕到現場。特警、派出所民警、消防隊員、戶外搜救隊的誌願者、附近的村民、獵戶、護林隊以及駐地部隊,近千名搜救人員,帶著獵犬,對小和山一帶,進行地毯式搜救。考慮到迷路者可能被困在荒僻地帶,很多搜救隊都是用柴刀砍出一條條小道,尋找求救者。

為了確定求救者的大致位置,搜救人員還采用衛星定位係統,對求救者報警的手機進行定位。然而,還沒等搜救人員找到他,他的手機信號突然從定位係統中消失了。

天突然又下起了雨。山路泥濘不堪,搜救工作艱難繼續。

一天一夜,搜救無果。

求救者在打了報警電話後,就再也沒能聯係上。

針對搜救工作,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人懷疑,這個人會不會是假報警?否則的話,怎麼報完警之後,就沒有任何消息了呢?如果是假報警,我們這麼大動幹戈,是不是太荒唐了?

不過,大部分人認為,不可能是假報警,根據外圍查找到的求救者的一些資料來看,求救者確有其人,在杭州打工,人很老實,不會是假報警。那麼,求救者又會在哪呢?

有人分析,求救者也許在求救之後,自己找到下山的路,徑自下山了,他不知道這麼多人在搜救他。

有人猜測,求救者已經迷路幾十個小時了,也許又累又餓,昏過去了,沒聽到大家的呼喊聲。

有人判斷,求救者亂走的時候,一不小心摔下某個山崖,摔昏過去了。

還有人推斷,求救者很可能被山上的捕獸夾夾住,受傷昏迷了,這種事情,以前也發生過……各種各樣的猜測、判斷和質疑,最大的反對聲音是:為了一個求救者,動用了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警力來搜救,是不是太浪費了?是不是大動幹戈了?是不是很不值得?

雖然有不同的聲音,但搜救工作,一刻也沒有停止。

杭州的媒體,也對這次搜救行動,進行了大規模的報道。人們的心,都與一個和自己本無任何關係的求救者緊緊聯係在了一起。人們焦急地等待著,期盼盡快找到他,幫助他脫離困境和危險。

在搜救了整整三天兩夜後,搜救人員在一處偏僻的山脊上,找到了趴伏在草叢中的他。他的身體冰涼、發白。他已經遇難了。

這樣的結果,讓所有的人,都感到痛心。

這次大搜救,卻激發了杭州人的一場大討論,一個關鍵的話題是,為了一個普通的求救者,動用如此大的力量,是不是值得的?

一位女市民這樣表述她的觀點:老百姓有上山迷路犯錯誤的權利,政府就有救他出來的義務。關鍵時刻有人來救他,這才是有安全感的生活。

她說出了大多數普通人的心聲。大搜救是對生命的尊重,正是這樣的看重、尊重和敬重,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才體現出生命應有的價值和尊嚴。

有尊嚴的生命,有尊嚴的個體,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