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愛情初醒(3 / 3)

不隨波逐流,也不願在哪裏屈服,李商隱在黨派的夾縫中生存,他隻是想做一點實事,為百姓造福,隻是卻如此艱難。即使他考上了進士又如何,即使他名揚四海,依然抵不過當權者的一句話。當權者把權力把握在手中,肆意揮霍,卻不理會所在位置的責任,天下是天下人的,從來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組織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最根本的。悲憤滿心的李商隱走上了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賈生年少虛垂涕,王架春來更遠遊。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鶴雛竟未休。”這是首《安定城樓》是他內心的呼聲。

夜晚,城樓之上,他和崔戎,兩個同命天涯的人可以互相慰藉,如今站在這片陌生的土地,李商隱感覺未來如今日的夜空,星星廖無,黑暗。李商隱如此糾結地看著星空,心裏的愁,眉頭的糾結,串聯成無形的網,把這個瘦弱的詩人捆綁。這濃稠的黑幕,誰能驅散,還星空一片明亮,讓他可以看見最美的風景,在明月共賞,不會有陰晴圓缺的感慨。

好像放空了自己,把視線停在很遠的地方,很遙遠看不到盡頭,還要努力去掙紮的絕望,琴聲響起,仿佛天外之音,把丟失的魂魄拉扯回來。

細膩的曲調,淡淡的憂傷,像是在慢慢訴說一個故事,輕柔和緩,李商隱感覺那顆枯萎的心重新被注入了生機,輕緩的琴曲帶著他走入了一個世外桃源。滴滴答答,仿佛聽見水流動的聲音,如此的鮮活,生命就是這樣,一瞬間的蒼老,刹那又可恢複年少。

沒有煩惱,沒有憂傷,琴聲輕緩似水,潺潺的流動,仿佛被一雙溫柔的手撫摸,那雙手是 如此的溫暖,溫柔繾慻。忘記了這許許多多的煩惱,沉浸在無憂無慮之中,自然永遠是最美妙的東西。

琴聲停止,李商隱還深深陷入其中,其實,如果可以,他想一直活在其中,隻是現實太多讓人放不下。一位女子挪步而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隻是李商隱心中還橫亙著失去柳枝死去的傷痛,縱是蒹葭蒼蒼,也不能采摘。懷抱著古琴,焦尾琴奏,誰來訴聽,結琴瑟之音。她一身白色的紗衣,懷抱古琴,姍姍而來,竟像是畫中走出來的一樣,尋著琴來尋伯牙鍾子期之音。

不說那出眾的容貌,隻是這份凡俗脫塵的氣質,就已經是風華絕代了,尤其是抬頭的刹那,羞紅的臉頰,原來仙女也是如此嬌羞可愛。太過直愣的眼神,李商隱瞬間明白自己的失禮,匆忙道歉,恐驚擾了佳人。

一個是多情才子,和一個美麗女子,在花前月下談的不說紅塵往事,竟然是談政治,談理想。李商隱從未覺得有個女子可以如此了解他。

這一刻,李商隱把自己最柔軟的一麵展現在她麵前,不怕被傷害。她是如此的溫暖,每一句話都如春風拂過,暖洋洋的慵懶。相知再相交,女子把李商隱知道得如此透徹,而李商隱卻還不知道她的名字,沒有點遺留,隻怕天亮後以為這一切都隻是夢,一個仙女來到了他的夢中,然後又翩然飛走。

緣分使然,女子竟然就是王茂元的七女兒晚晴,王茂元是當地的節度使,也是李商隱現在所投奔的幕府。原來這麼久,竟然才相知,如果早一點相識,恐怕現在都已開始了相思。

在長安,王茂元曾和李商隱一起喝酒,酒酣之際,竟然提出要把自己最喜愛的七女兒許配給李商隱,那時因為情傷未愈,緊忙地拒絕了。

大家都隻當一句玩笑話,酒過之後就忘記了,隻是今日一見,竟忽然覺得那日的推脫有些遺憾了,這個女子懂他,定會憐他,愛他。

好男兒誰說一定要永遠是堅強的,李商隱現在也隻是一個脆弱的人,他也需要一個地方來療傷,而不是一個人躲在孤獨的角落默默地舔舐傷口。

逝去的愛人,不知是否會為他祝福,還是恨他不為她守愛一生。愛情這條道路何其艱難,總是在最美好的時候遭遇狂風暴雨。如今,他愛的已經疲倦,如同遠歸的候鳥返航,想要回到那個叫家的地方。他已經不想再這樣一個人飄零,夜裏有人互相依偎取暖,白天補衣做飯,悲歡共同分享。

七小姐不一定是李商隱最愛的人,但他一定是李商隱這一生最重要的人。不知道相遇的時光是不是最美好,彼此是不是正確的人,隻是他們兩個人攜手一生,走到了白頭。

5.身無彩鳳雙飛翼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無題》

此生,他永遠忘不了她回頭的那瞬間,那是生命中一直最燦爛的地方,即使在很多很多年以後,她已經離開,他經蒼白了頭發,那個美麗的女子依然在記憶中保留。

七小姐晚晴,就是他生命中的晴天,有她的日子即使雷雨陣陣,頭上始終有一把傘,他知道那就是晚晴,給他的隻是青春年少那段意氣風發的日子。在他沉溺在一次次的愛情之中,她把他拯救,溫柔的她如落山的太陽,柔和而淡然。

不會激烈如海嘯,也不需要生死相隨,一直就是那樣平靜簡單的生活,卻比山盟海誓更為可靠,這一生不曾負她,隻願來世不再相遇,不相遇,便不相知,更不會相愛,守這貧窮悲苦。

李商隱空有一身才華,卻處處受到擠壓,牛派、李黨,李商隱卻自成體係,所作所為隻為百姓,被雙方互相嫌棄,落得飄蕩的局麵。看著奔騰的河水,數著天上的日月星光,無數個孤單的夜晚,隻有一個人在自訴荒涼。可憐的自怨自艾,無人訴說,無人解答,自我安慰中,疼痛的傷口結痂。在朝中備受打擊,李商隱隻得無奈地離開了長安,來到桂林當幕僚,當時的節度使正是王茂元,也就是晚晴的父親。

那是一段最美的時光,最自由的戀愛,愛情沒有假手他人,一直是兩人一點點累積,慢慢了解,互相傾慕,最後結為連理。如果能一直年少該有多好,時光穿梭,回到曾經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愛情擁有神奇的力量,可以無視一切煩惱,正視身邊最真實的快樂。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遠離京城,他選擇遺忘現實,遠離了那些鉤心鬥角,同僚之間的爾虞我詐,這淡淡靜謐的時光是如此美好。

優雅僻靜的環境,春去夏才來的交接季節,花草在嫩綠和翠綠之中交相輝映,慢慢地過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就和人生走過的悲歡離合一樣,總是反複更換替代。這次的雨持續了很久,才天亮的時候就一直纏纏綿綿地如同絲線般墜落。那纏綿的雨,在隻有自己的時候,是格外的孤寂。陰霾的雲遮擋了陽光,照不到心裏麵,內心一片模糊的黑暗,總是會焦灼無奈,莫名的傷感來襲。

雨過之後,萬物複蘇,感覺花草都重生了一次,而心情也隨著緩緩出現的太陽,逐漸好轉,被洗滌過後的清澈透明。放晴的時候已經快到了夜晚,站在閣樓之上遠望,夕陽的餘暉落落灑灑,斑駁的影子,拚湊殘缺的日暮圖。不必要完整,在黑白相交間,才會明白光明的來之不易,對比,才會明白陽光的美好。宿鳥歸飛,竟也是很久沒有看見家人了,雖然有種如魚得水的閑適感,那淡淡的鄉愁一直纏繞在心頭。

李商隱的人生雖然一直是出於下雨的狀態,他堅信總會有出現晴天的日子,那一天,七色彩虹為他引行,他將是世人傳誦最美麗的風景。

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想起很多,總是突如其來的傷感讓內心壓抑。美麗的身影慢慢在眼前發生,伸手欲抓住她,隻是明白觸碰得太早,夢想泡沫更會容易碎裂。

李商隱在這段思念佳人,忍受相思苦,殊不知那側的美人也是茶飯不思,終日念著他。“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在彼此不知道的地方思念,默默忍受這相思之苦,也不能勇敢地說出心中所思之人,李商隱的自卑,女子的矜持,讓這段感情,莫名的糾結後才修得正果。

李商隱的好友韓瞻來告訴李商隱七小姐也因思念消瘦的時候,李商隱內心是很竊喜的,原來他不是在單相思,這場愛情不會變成一個人的痛。

原來兩人在就見過,隻是李商隱不知道,那一年放榜,他所看見的纖纖玉手,還有那翡翠鐲子的主人,就是七小姐,如今心心念的人,縱使相逢猶豫不知,怎麼不早點讓人知道,讓這愛情速速萌發成長。七小姐也是個心高氣傲的人,文采上也不比一些男子遜色,所以,讓她折服之人,必然要有過人的才能,一般人怎能俘獲這才女的芳心。

李商隱的多情,愛國情懷偶生出一絲憂鬱,即使是平靜度世,也能發現那骨子裏的憂鬱,這樣的男子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就是最上癮的毒藥,明知道這毒不小心就會粉身碎骨,還是貪戀這種罌粟般的誘惑。

七小姐因為他的多情而喜歡他,又因為這種多情而怨恨他的不能始終如一,隻能在取舍之間尋找一個平衡。她深深中了李商隱這多情才子的毒藥。她不是不知道李商隱的前塵往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的決絕,柳枝五首的悱惻纏綿,哪一個不是深情款款,讓世人感歎情深隻怨緣淺。

再次見到王茂元的時候,這個老人那異樣的眼神看的李商隱心慌意亂,這時,兩人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女婿與嶽父。暗喜這段感情被說破,從此思念約會都可以光明正大,隻是不安這老人是怎樣的態度,對待這個傾慕他女兒的人。當日在長安喝酒,王茂元還提過要自己做他的女婿,那應該是不會有什麼阻礙了吧,隻是今時不同往日,他對自己的未來都看不到,別人又怎麼會放心把女兒交給在仕途如此慘敗的人。

或許當日真是一語成讖,當日兩人從未見過,自然不願與陌生人共度一生,隻是如今愛情已經醞釀成熟,就應該結成婚姻,享受芳香的果實了。

李商隱這一年二十六歲,一個男人最美好的時期,有未退的少年青澀,還有中年的成熟魅力,那種氣質混合在一起,散發誘人的魅力。原來王茂元竟然是找他談婚論嫁,如此直接直爽,直接就點開要把女兒許配給自己結婚,李商隱準備的長篇大論還未脫口,再狠狠地咽了下去。

婚姻大事怎能這樣草率,女方的長輩同意,李商隱還沒有告知母親,雖然知道母親一定會讚成自己。娘親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人這一生中兩個最重要的女人,一個是自己的母親,一個便是自己的妻子,這兩個人應該用一生去愛。李商隱請了假期回家去告知母親,為母親講述這段日子的經曆。當然,如同天下的子女一樣,報喜不報憂,當他看見母親開心的笑容,便覺得怎樣的苦都值得。

這一日,李商隱正在院中與母親閑話家常,就看到一華麗的馬車停靠在門口,走出來一身著白衣的女子,正是七小姐。她心疼李商隱母親,特意來探望,希望能得到未來婆婆的滿意。

每日清晨起來和李母一起做飯,做些家務,晚上睡覺也要等到所有人睡著之後才睡。李商隱一直知道她的美,他的溫柔善良,隻是卻還不知道他未來的妻子是如此賢良淑德一位女子,作為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子,竟然能吃得這些苦,李商隱從心底感謝她。

他強烈地意識到,這個女子,值得他用一生來對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