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功名再起(2)(1 / 3)

那一日,陳阿嬌又是一日沒有進食,任宮人們苦苦勸說都無動於衷,眼睛緊緊盯著窗外,揮舞著筆墨寫下了一行行相思:

行雲悠悠,流水潺潺。無關風月,無關悲喜,今生揮毫隻為你。夕陽西下,飲酒對月。風影動,門兒推,疑是故人歸,引人心醉。

青石板街徘徊,尋不到你的腳步你的美。繡花針,針針落地,怨難癡。朱砂圈,圈圈圈自己,恨難全。蝴蝶為花醉,花卻逐風追。情字無解,真愛已絕。彈指歲月間,心字已成灰。題序等你回,不管人間是非。牧笛聲聲催,落筆又不對。懸筆封墨香不退,人去樓空脂留味。

千層浪迭桃花潭,煙滅酒難酣。風又飄飄,雨又瀟瀟,春雷何處驚人淚。 搗衣沾上拂還來,隻得攬明月入懷。回首人燕兩分飛,再無人婉約似你。 隻為一人去,此生無人解。手書無愧,一曲蘭亭續傷悲。封筆無恨,而今已物是人非。心碎不悔,守城依舊等你歸。

每個愛情裏的女人,不僅要為兩人的幸福努力經營,同時也要為自己留一條退路,這條退路不是別的,正是保持自我,保持清醒。她需要為自己爭取,換回曾經的美好。

3.長門賦話盡淒涼

生命中總會有無數個擦肩而過,不是每個相遇都能凝結成相守,不是每個相邀都能轉化成相知。

在阿嬌看來,再珍貴的珠寶,再高貴的頭銜,再多的金屋,也比不上夫妻間一份真摯的愛。深夜醒來,伴著她的隻有滿殿輝煌的燈火,以及燈火中無盡的淒涼和寂寞。她曾經恨過衛子夫,恨過李夫人,但恨是沒有用的。現在她才明白,他是帝王,身邊的女子層出不窮,怨恨隻會讓她迷失自己,聰明的女人會不斷增加自己的技能,經營著自己的地位,不斷地增加帝王的寵愛。阿嬌從小養尊處優,哪裏經曆這種明爭暗鬥的生活,一時失敗了也是情理之中。

長公主是個聰明之人,見女兒一天天茶飯不思,憔悴不堪,心裏盤算著怎麼幫女兒進言。又一想現在衛子夫和衛青這姐弟倆一內一外,裏應外合,把武帝哄得團團轉,衛子夫是來自民間的女子,隻戀榮華富貴,不求刻骨深情,為了贏得武帝的開心,竟然不斷地從四麵八方挑選美女納入宮中,這些都是陳阿嬌做不到的。衛青為人更是謙遜有禮,謹小慎微,素有大將之才,常年征戰匈奴,立下不少奇功,捷報頻傳,不到數年就升到了將軍的高位。一時間想把衛子夫從皇後之位上拉下來,恐怕比登天還難。管不了那麼多了,隻要武帝能重新寵愛阿嬌,當不當皇後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那天她聽見別人說聖上很是喜歡的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整天拿來吟詠不說,經常在感歎要是和司馬長卿在一個朝代就好了,後來有人告訴他司馬先生是當世的人,武帝派人去請了好幾次,司馬先生都以生病為由婉拒了,武帝遺憾不已,便要朝中大臣都把《子虛賦》背下來,時時吟誦。

長公主急忙派人去打聽這個司馬相如是何許人,一打聽才知道,這司馬相如是當今獨步天下的人才,文章寫得極其華麗,直追左丘明、屈原、宋玉。自大漢開國以來,除了賈誼,沒有一個人能和他相提並論,隻是文章寫得極慢,一篇往往要醞釀二十幾天,寫完一篇,還要大病一場。如今聽說他消渴疾犯了,正在成都靜養,隻怕一時不會出來討得武帝的歡心了。

對了,武帝最喜歡他的文章,何不花重金請他為阿嬌寫一篇,最好是能把阿嬌對武帝的思念和期盼之情表達出來,越是催人淚下越好,說不定,武帝看後,念著往日的情分,又會重新寵愛阿嬌了。隻是不知這司馬相如的病何時能好啊,若是一病不起,那阿嬌可怎麼辦啊!

長公主派的人從成都打聽回來,一問才知道,這司馬相如不僅文章寫得好,劍法也是了得,曾經做過先帝的武騎常侍,後來跟隨梁王,以一篇《子虛賦》名震天下,又彈得一手好琴,可惜梁王去了之後,便在無人賞識這等人才,隻得抑鬱返回家鄉去了。

說來也是奇怪,在他毫無官位,身無分文的時候,竟然還有一個豪門絕色美女聽了一首他彈的《鳳求凰》,竟然拋棄了父母,拋棄了豪宅,放棄了榮華富貴,與其私奔,從此過上了朝不保夕的苦日子。真想不到還有這麼不圖富貴重情重義的女孩子。其實長公主不知道,阿嬌也是這樣的女子,寧可和武帝劉徹吃糠咽菜,也不願意錦衣玉食,看著他左擁右抱。

長公主又打聽到這卓文君曾經是蜀中第一美人,司馬相如對她素來敬重有加,言聽計從,若是能想辦法打動了卓文君,這篇文賦便手到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