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1 / 2)

“我們孩子有什麼錯?”陳夫人爭了一句,自家先笑了,道:“差點叫你個老不死的繞進去了。我不許,實是看不慣王家的家教,一個女孩兒,嬌慣成那樣,又常出門買東買西。休說富春縣,就是整個曲池府,誰家小姐那般嬌慣?”

“再嬌慣,犯了錯不是一樣要挨板子。”李知遠小聲道:“兒子實是中意她,看見她心裏就覺得喜歡。再不去求親,就要叫人家求去了。”

“不會罷。”陳知府道:“你先生嫁長女,生生察考了女婿四年,才把閨女許了人家。哪能那麼容易叫人家來求了去。”

“還說不慣。”陳夫人嗔道:“打聽得女婿家世人品都好,就許了罷也,四年,誰有耐心叫他察考。我還想明年就與兒子娶親,後年抱孫呢。不行,不要他家的。”

爹爹,你老人家越幫越忙呀。李知遠心裏惱的不停跺腳,陪著笑道:“母親替大妹挑丈夫,難道今日問過家世人品,明日就許嫁?”

“那怎麼使得。總要慢慢兒察考……嫁女兒,娶兒媳,都是一般道理,就許人家挑我們,我們就不察考他們?”陳夫人油鹽不浸,笑道:“兒呀,你中意王小姐,且等母親察考幾年再說。”

磨來磨去,還是叫母親繞回去了。李知遠無法,混了一會出來,一個人在後園看月。這日因李知府在陳夫人處歇,沈姐便到後頭去陪芳歌,遠遠看見大兒子在園裏轉圈,她便提著燈籠穿花拂柳過來,問:“大少爺怎麼還不去睡?”

“啊,沈姐。”李知遠忙接過燈籠,替生母照路,笑道:“心裏有點煩,在外頭站站,我送你到大妹那去呀。”

“是因為和王小姐的親事麼?”沈姐歎了一口氣,道:“夫人不想答應罷。”

“也不是,母親說還要察考察考王小姐的品性。”李知遠情知生母在這些事上說不得話,不欲她擔心,隻撿好的說,“爹爹很中意王小姐的,且過幾日,兒子再央爹爹去說服母親,想來母親會答應的。”

沈姐又歎氣,半晌才道:“舅老爺有信來,我給夫人念信,看信裏的意思,舅老爺想把他小女兒嫁給你呢。”

李知遠呆住了。

沈姐又道:“夫人回信倒沒說什麼,隻說親戚們要常走走,請舅老爺一家過來住幾日,怕也是有察考的意思。大少爺……”

“啊,沈姐!”李知遠回魂,苦笑道:“難怪母親不應,原來心裏早就有了成算。”

“大少爺,你隻見過王小姐這一位小姐,怎麼曉得她就是你的良配?”沈姐微笑道:“富春還有踏月望歌的風俗呢,到時候小姐們都要出來耍罷,大少爺盡可以慢慢尋中意的。”

就是爹娘不許,還能踏月望歌!李知遠愣了半日,覺得又看到了希望。可是,真那般,便是和英華成了夫妻,依著母親嚴正端方的性子,會對英華好嗎?英華在自己家,又能過的快活嗎?決不能這樣做,李知遠捏緊拳頭。

富春到府城也不過幾十裏水路。連日天氣晴朗,晚上趁著月亮順流而下,到府城也不過天剛剛亮。船家把船泊在城外,英華起來還不及梳洗,推窗去看,卻是嚇了一跳。府城碼頭處比前幾個月她們路過時繁華許多,兩岸俱在大興土木,泊在岸邊的大小船隻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邊。

少時柳氏起來,先使人去城裏尋娘家人來接,和英華慢慢兒梳洗,到得早飯熟時,就有一個麗人扶著侍兒上船,站在艙門外就嬌笑道:“三姑奶奶,奴來遲了呀。”

聽這聲音,是玉薇姐。英華忙去接。看見玉薇又是嚇了一大跳。玉薇瘦了許多,雖然照舊穿著閃閃發光的遍地金折枝蓮花紫羅衫,織金黃羅裙,可是人好看了多許。水蛇腰扭來扭去,居然扭出幾分嫋娜的味道,再配上笑盈盈的杏眼,便是用美人來形容也不為過。

英華愣神,玉薇已是屈膝行禮,恭敬喊:“英華小姐。”又親親熱熱貼過來和她比個子,笑道:“英華小姐居然還沒長個子,奴給小姐做的衣服略放了半寸,還是要改一改。”

英華一直覺得自己個頭太過高挑,聽得玉薇說她沒長個子,心裏甚是喜歡,笑道:“玉薇姐這麼忙,給我做衣裳做什麼,快裏麵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