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是一個風光旖旎的瀕海區。
她三麵環海,一麵與大連市區相接,位於遼東半島的南端,史上曾稱獅子口。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代大將馬雲等為收複遼東半島,從山東半島渡海進發順利抵達獅子口,為紀念明軍此行,取“旅途順利”之意,遂改獅子口為旅順。
徘徊在旅順的中蘇友好紀念館,博物館一帶,觸目皆是一派異域風情。也許是旅順具有的濱海地勢,因此,在曆史上,旅順首當其衝地成為外國侵略勢力進犯中國的大門。在旅順,外國殖民者留下了太多的侵略痕跡。旅順,就像一個美麗純情的少女被烙鐵在雪白的肌膚上烙下了一道道永不沒去的疤痕,讓人悲情填膺。
塔
白玉山是旅順的製高點,不坐汽車,沿著山間小徑,登上一級級台階,到達山頂,雖然氣喘籲籲,卻有一種征服自然的快意。站在白玉山頂,環顧四周,旅順口的景致一目了然,給人一種回腸蕩氣的感覺。
從山下遠遠望去,白玉山巔有一座白色圓塔,塔頂,有子彈式的塔尖射向藍天。懷著好奇的心情,走近白玉塔,塔下圓圓的塔基上,豎著十根白柱,形成了一個圓廊,白玉塔很高,全部用白色的岩石砌成。
中國自古有建塔的習俗,應縣的木塔,杭州的六和塔等都是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特點的建築樣式,而很少見到白玉塔這種不符合中國人審美情趣的塔。觀看了旁邊的文字說明,方才解去心頭之疑。
這是一九零四年日本和沙俄侵略者為爭奪旅順,進而控製中國而在中國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罪惡的戰爭後,以勝利者自居的日本侵略者為日本戰犯而修建的一座立傳塔,倭寇強迫中國民工,耗時兩年有餘而修成,並堂而皇之地取名為“表忠塔”。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廢其名,依山形,改稱“白玉山塔”。
建築本身是沒有罪過的,何況這是中國人在自己土地上的勞動結晶。罪過的是倭寇,飄洋過海,與同樣可惡的沙俄在中國的土地上開戰,將苦難灑向華夏。這座塔,是恥辱的明鏡,永遠告誡我們的子孫,落後就要挨打,在弱肉強食的背景下,我們隻有自強,才能拒敵於國門之外。
墓
先人辭世,孝順的子孫擇一風水寶地葬先人遺體,豎墓碑以誌。逢清明冬至,在先人墓前點三支香,燒幾張紙,悼念親人。這是子孫的孝順,先人的福分了。但在旅順,卻有數萬忠魂齊聚一墓,令人不勝欷。
一八九四年,中日發生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潰不成軍,日本侵略者氣焰囂天。日軍登旅順口,對善良的旅順人進行了三天三夜的血腥大屠殺。手無寸鐵的旅順人民對喪失人性的日寇奮起抗爭,兩萬餘同胞被無辜殘害。這慘絕人寰的一幕,在日寇的導演下血淋淋地在旅順大地上演。屍骨後被集中在白玉山下。一八九六年,清政府在墓地豎碑,上題“萬忠墓”。做賊心虛的日寇幾度想蕩平萬忠墓,消除罪證。隻是在旅順人民的抵製下,其圖謀才未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