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絕玉虛,
龍潛入碧遊。
八景生死令,
帝渺不知處。
這2句話說的便是那中元大陸的4個傳說。
中元大陸一片十分廣袤的土地,自古以來從沒有人能夠獲知這無邊浩土的大小。悠悠億萬載人們對它的了解隻是知道在大陸的最南邊是一片從來沒人能走到頭的大海,大陸的最北邊更是無人能夠穿越的無數大山。大陸中部如星羅布棋般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但其中最強大的莫過於7大國即秦、楚、齊、燕、趙、魏、韓。
就在中元大陸北方的無盡大山中屹立著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那做山峰便是那被世人所傳唱的“天柱山”。傳說在天柱山頂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喚作:玉虛宮。
而這玉虛宮便是被世人所稱之為“天下四神”之一的厲原天尊的行宮。曆原天尊做為天下四神之一,同樣也是這世間最頂端的存在之一,受世人膜拜掌握著無數人的生死。沒人知道他已經活了多少個歲月。對於大陸上大多數人來說不論是年過古稀的老人還是剛學會說話的小童從記事起便知道了這樣的一個存在,但據史書上的記載大概是6000到7000歲之間!
說到天下四神就不得不說中元大陸的武者。自上古開始有人從武功中悟出天地規律並以此掌握強大力量以來,根據其實力和境界的高低就分出了11個大境界33個小境界分別是靈人、散人、真人、凡仙、真仙、散仙、地仙、天仙、大羅金仙、小神、真神。每個境界還被分為初、中、末,三個小境界。每提升一個大境界武者自身的壽命會有一定程度的延長但不論怎麼延長隻要不到真神的境界便始終是無法永生的,換句話說隻有真神才是永生的。而成為真神的困難程度從大陸存在的萬億億年來隻產生4個便可以看的出來,但困難卻嚇不退那些小部分毅力頑強達到仙級的強者們,雖然一次次的失敗但真神揮手間山崩地裂的力量還是不斷的刺激著他們向著神的方向而努力。直到500年前的一代卜算大師伏子在自己人生的最後1年裏以自己的生命做代價強算天機,在自己臨死前回光反照的那短暫的片刻裏終於得到了關於神的一句話,那便是:“天道所定神者四數為滿。”並在臨終前告訴自己的弟子“真神太過逆天,四個既為極限不可能在出現第五個為天道所不容。”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粉碎了無數強者們的心,無論多麼努力卻永遠的不可能成就自己的神道。
相比於山頂終年積雪的玉虛宮,南海卻是溫暖如春,在其深處有一被叫做聖缺的小島上龍神的碧遊宮乃是其所在。據說原本並不存在聖缺島,而這個島嶼的形成是龍神用大神通將海底的一大片陸地硬生生提升出了海平麵並將其建設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在南海的諸多島國當中,碧遊宮享有著非常高的威望,這不光是因為它們在龍神強大羽翼的庇護之下。每過一甲子碧遊宮便會在聖缺島上舉辦宮慶,這所謂的宮慶除了是為了紀念碧遊宮建宮以外還會在到會的武者當中舉行比試其中勝出的前5名甚至可以進入宮內學習10年而在這10年當中進宮的人大多數都會拜宮裏的人為師這樣便可以成為碧遊宮中的一員而永久留在宮中。那五十年前江湖中盛傳的“神龍九子”便是最早拜入碧遊宮並成為龍神親傳弟子的九人,且九子中的大師兄“龍滅”功力更是已至“大羅金仙”之境,在如今非滅世大劫,真神不出。的情況下龍滅已是江湖公認的站在這世間力量最頂端的“萬古第一人”。
綠野茫茫,秋風瑟瑟,牧民們總是帶著寧靜祥和的神情關注著身邊玩耍的孩童與靜靜啃食著嫩草的牛羊,一片清風吹過,草原便蕩起了一排排綠色的波浪,正是一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唯美畫卷,沒錯這便是中元大陸西北的大草原。是那給予垂死之人以無限希望被江湖之人稱之為“生命聖地”的“八景宮”便坐落在這一片生機盎然的美麗草原之上。不同於玉虛宮的孤傲世間也不同於碧遊宮的枝葉繁茂,八景宮裏便隻有“太上聖君”及其兩個被稱之為“神醫”的白暮之,“鬼醫”石墨軒的弟子與十數個看門童子。身為天下四神之一的太上聖君最讓人稱道的卻並不是一身真神級的修為而是其起死回生,造化通玄的醫術。
傳說就算身死但隻要身屍體不腐在聖君手中也能使其造化還魂,枯木回春。是以八景宮的醫術冠絕天下,不肖說太上聖君及其弟子就連看門的童子在江湖中也當的起“神醫”二字。每年八景宮都會從各個渠道放出兩塊“生死令”,憑借此令並花費高額的診金便可以到八景宮請求救治一人。而這兩塊生死令也經常能讓江湖掀起一場場血雨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