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孔融離開,楚琴從一旁走了出來。卻是秀眉緊皺,不由得不解問道:“老爹,孔融那倔老頭可絕對不是無故放失之輩,他跟你說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莫非?”
楚非似乎了然於胸,點了點頭:“應該不會那麼簡單,記得龍神陛下曾經說過,慕容紫星乃天定之子,那齊國定乃天命之國,必將一統中元,千秋萬代。恐怕此事會讓大秦由盛轉衰。”
楚琴搖了搖頭,不由道:“老爹明明知道這大秦必亡,卻來相助。雖然我知道老爹此舉必有深意,但琴兒還是不明白,為何要幫助一必亡之國?”
楚非並沒有直接回答楚琴,反而莫名其妙的輕聲語道:“虛無之道,由極衰轉盛,由盛極而衰,否極泰來,往複循環,永恒不改。”
祭天壇,坐落在秦鄢東北之處,方圓三裏皆為青石,空曠無物。隻於正中之處聳立一座香火鼎盛的廟宇,象征著那萬方世界皆為虛妄,正中昊天唯一永恒。祭天壇與護天寺有莫大的不同,祭天壇的廟宇隻有一座,亦隻有數人修行其中,平常也嚴禁普通百姓來此祭拜,隻有每年的祭天之日,才會由秦皇率領百官來此祭拜。而享受祭天壇香火的卻隻有一人。那便是四位真神之一的厲原天尊。
今年的祭天之日,便如往年一般,無論之前天氣多麼的糟糕,哪怕瀑雨十日,到今天也都會立刻雨畢天晴,地上連一絲水跡都不複存在。
晴空萬裏,碧藍如洗,遠處正有一絲黑線緩緩朝中央移動而來,那隊伍的領頭之人身著一身五爪金龍袍,頭頂九龍垂簾冠,透過絲絲垂下的珠簾,能依稀看到一個年輕堅毅的麵孔。一位擁有如神鬼雕刻一般俊美的青年正緊隨其左邊身後,亦是緩步同行。其右側乃是一位垂暮老者,白發高挽,但絲絲白須在微風的吹拂下頗有一種看盡滄桑的感覺。
自此向後看去,從正二品到從五品的朝廷命官便猶如過江之鯽,浩浩蕩蕩,無邊無盡,似乎組成一條蜿蜒曲折的長河逐漸蔓延向祭天壇的方向。
二三裏的步力本算不得太遠,但大多朝中文官平日養尊處優,也不曾做過什麼鍛煉,是以當真正到達祭天壇之前時,大多數人都麵紅耳赤一副氣喘籲籲的模樣。
為首的秦至皇回頭看了一眼百官,一聲冷哼卻是似乎頗有不滿。
“陛下,祭天的時辰便要到了。”一旁的楚非出言提醒。
便在此時秦至皇突然眼神一晃,但卻轉瞬即逝,似乎剛剛醒悟。
“嗯,丞相說的極是。”秦至皇轉頭,一腳踏上了祭天壇的第一層台階。
祭天壇如往常一般散發著一種無形中的威嚴氣息,似乎在闡述那無盡天道的至高真理,天光照耀之下,雕刻在廟宇外壁的那些刻畫似乎如水波般飄蕩開來,栩栩如生的直欲破畫而出。侍立在四周的高僧口中輕吟著繁雜的箴言,仿佛向上天禱告著什麼,又似乎在聆聽著什麼。陪襯著那悠揚坑長,滌蕩在眾人耳中的鍾聲,讓一切都好似披上了一層神聖的外衣,莊嚴肅穆。
秦至皇眼神堅毅,身體挺直,一步一步踏上台階,亦足足踏了一千多階才進的廟內。此時除了孔融與楚非之外,百官盡皆不再前進一步。隻有秦皇三人行進廟內。
廟內亦與佛教寺廟那般富麗堂皇不同,隻有一尊若等人大小的銅像置放於大殿正中,下麵一塊牌位,上書:“玉虛上天大慈仁者玄穹厲原高天尊。”
秦皇三人行至那牌位之下都像模像樣的緩緩拜下,起身,秦皇接過了一位從身邊一位僧人手中遞給過來的三隻朱香,手持三香再次拜下,再起身。眼神莊重的注視的那厲原天尊的銅像,揚聲而道:“願天尊保我大秦國泰民安,願來年風調雨順!”
高揚的祈福聲傳到殿外,百官亦徐徐下拜,齊聲大呼道:“願天尊保我大秦國泰民安,願來年風調雨順!”一時間如雷聲轟隆,似乎直達天聽。
高呼過後,秦至皇鄭重的將三隻朱香敬上,眼睛注視著那飄灑俊逸的厲原天尊像,不知為何竟突然覺得這往日一直受萬民朝拜香火,甚至自己這位天子所崇敬的青年是那麼的讓人妒忌!不錯是妒忌!雖然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這麼個人。但自己真的非常妒忌他!自己從小兢兢業業,察言觀色,納賢遠弄,到治理國家,日夜操勞無不戰戰兢兢,方有如今的地位。而那不過銅澆的塑像不過是有個更好的出身,什麼都不用做,竟然爬在自己的頭上!真是豈有此理,還要自己向他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