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西蒙·玻利瓦爾(1 / 3)

西蒙·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的民族英雄,卓越的軍事、政治謀略家。19世紀初,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下,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反對西班牙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經過三十多年艱苦卓絕的解放戰爭,終於推翻了長達三百餘年的西班牙殖民統治,贏得了獨立。玻利瓦爾作為這場民族解放戰爭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以其非凡的智謀、百折不撓的勇氣,領導人民展開了波瀾壯闊的鬥爭,解放了包括今天委內瑞拉、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在內的廣大南美地區,贏得了“解放者”的稱號。

玻利瓦爾1783年7月24日出生在委內瑞拉加拉加斯一個富有的種植園奴隸主、大工商業者家庭裏。他3歲喪父,9歲喪母,由親屬代為撫養,從少年時代起,就接受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熏陶。他的家庭教師西蒙·羅德裏格斯,是一位思想激進的青年學者,崇信盧梭和法國百科全書派的思想。在教師的教育和影響下,玻利瓦爾刻苦學習西班牙所屬美洲殖民地人民解放鬥爭的曆史,以及1775年北美獨立戰爭、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1790年海地革命的曆史,尤其致力於研讀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深受盧梭的民權和社會平等思想的影響。為尋求革命真理,探索拉丁美洲民族解放的道路,玻利瓦爾遊曆了法國、意大利、羅馬等國。回國後,即投身於爭取委內瑞拉獨立的鬥爭。

1810年拿破侖的軍隊占領西班牙。西班牙南美殖民地人民趁機發動起義,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統治。1811年,在米蘭達和玻利瓦爾等愛國者的領導下,委內瑞拉宣告獨立,第一共和國誕生。一年後,共和國被西班牙殖民軍絞殺,玻利瓦爾被迫出走新格拉納達(今哥倫比亞)。在那裏,他組建了一支由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愛國者組成的軍隊。1813年初,玻利瓦爾帶領一支僅有幾百名官兵組成的愛國軍開始向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進軍,首先解放了馬格達雷那河上的奧卡尼亞要塞,接著向安第斯山地區進軍。在新格拉納達和委內瑞拉之間,隔著高達四千公尺以上的安第斯山脈,到處是懸崖峭壁,險壑深穀,還有蜇人致命的黑蜘蛛。在安第斯山東麵的庫庫塔要塞,西班牙殖民軍派有重兵把守。玻利瓦爾機智地決定:以調虎離山計甩掉敵人。他製造了一個假情況,派通信兵帶著他給鄰近一支愛國部隊司令卡斯提裏奧的親筆信,請其率部隊從後方襲擊西班牙軍,並故意讓敵方截獲了這封信。敵人見信,果然中計,立即從山下撤離,玻利瓦爾率軍順利地進入委內瑞拉。在取得一係列軍事勝利之後,於8月7日解放了加拉加斯。第二共和國重新建立,玻利瓦爾被擁戴為愛國軍統帥,市議會授予他“解放者”的光榮稱號。但是,由於沒有徹底解放廣大有色人種,也沒有分給他們土地,因此,新政權沒有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草原牧民亞諾斯人受西班牙殖民當局的煽動和利用,反而同愛國軍作戰。加之拿破侖崩潰後,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力量得到恢複和加強。1814年6月和8月,愛國軍在杜布埃爾塔等地兩次作戰失利,第二共和國又告失敗,玻利瓦爾先後被迫流亡卡塔赫納、牙買加和海地等地。

麵對再次失敗,玻利瓦爾毫不氣餒。1816年3月,在海地人民和政府的援助下,玻利瓦爾率領250人的革命隊伍遠征委內瑞拉,相繼攻占了馬加裏塔島、卡魯帕諾,隨即頒布了廢除奴隸製的法令。但是,這個法令還沒有來得及全麵實施,西班牙殖民軍的大規模反撲又來到了。初戰的勝利沒有鞏固下來,玻利瓦爾又一次遭到挫折,重新返回海地尋求援助。同年11月,他再次率軍遠征,在巴塞洛納登陸,隨後轉入委內瑞拉東部地區。1817年4月,愛國軍在安哥斯杜拉(今玻利瓦爾城)重創西班牙殖民軍。玻利瓦爾在安哥斯杜拉建立了愛國者的政府,宣布成立委內瑞拉第三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