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隨著大陸的解放,宋氏家庭也分居各地,宋藹齡、宋子文去了美國,宋慶齡留在了大陸,手足相聚時日無多。到了1967年,隨著孔祥熙病逝,宋子安、宋子文、宋藹齡、宋慶齡也相繼離開人間,宋美齡作為宋氏兄妹的最後一員,飽受痛失手足之苦。
蔣家的人丁也開始凋敝。蔣經國因糖尿病而身體明顯退化,受盡病痛折磨,於1988年逝世。在孫子一輩中,蔣孝文因為酗酒無度和糖尿病而導致大腦受損,後因喉癌去世;蔣孝武先是為“江南命案”斷送政治前程,後病逝於“榮民總醫院”;在蔣家逐漸喪失政治影響的同時,第三代最後一個男丁蔣孝勇也於1996年因食道癌去世。宋美齡多次遭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經曆。
蔣家成員大多會幾種語言,成為語言上的“聯合國”,宋美齡也選擇在不同的場合說不同的話,以相處得更和睦。在兒媳中,愛美的她與邱愛倫最有共同語言,孫媳一代中婚姻上較多坎坷,蔣孝勇一家相對和美,對宋美齡也極孝順。隨著蔣家男丁的去世,蔣家一門多寡婦。
一、手足凋零多感慨
世事滄桑,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宋氏家族的宋藹齡、宋子文、宋慶齡、宋美齡等就活躍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政治舞台上,他們或縱橫捭闔,或聯外援內,或指點政津。可是,曆史雖將其載入史冊,卻不會對他們加冕。多少威風,多少激昂都定格為曆史,那些活生生的日子,隨著宋家人的凋亡,漸漸遠去了。
1.孔祥熙和宋子安去世
宋氏家族第二代中較早離開這個世界的是大女婿孔祥熙。大陸解放前夕,這位山西富商,國民政府財政部長,中央銀行行長帶著一大筆巧取豪奪的財富,領著一家人逃到美國,靜觀政局變化。1952年,他曾有意去台灣島立腳剛穩的蔣介石政權中擔任“副總統”,但遭到蔣介石父子的拒絕。1962年,孔祥熙在長期寄居異邦之後,回到台灣。據說,他想在國內頤養天年,不想再當寓公了。但當局並未因為他的所謂“德高望重”而重新起用他,僅安排了一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的委員。這個職位顯然不合孔祥熙的意,在台灣住了3年,未免有些失落,於是1965年2月28日,孔祥熙在女兒孔令儀的陪同下,去了美國。此次離台赴美,他連中國銀行:董事的頭銜也不要了,與夫人宋藹齡住進紐約長島蝗蟲穀菲克斯巷的一幢新房子。1967年8月16日,孔祥熙病逝於紐約一家醫院,時年88歲。
孔祥熙的葬禮在紐約第五街馬布爾聯合教堂舉行,宋美齡聞訊,偕蔣緯國帶一行5人護旗隊從台灣赴美國參加葬禮。在葬禮儀式上,中外來賓數百人與孔祥熙唏噓告別。居住在美國的宋子文沒有參加葬禮,人們猜測,宋子文與孔祥熙大陸時期結下的積怨仍沒有化解。孔祥熙的棺材埋在紐約市上州芬克裏芙墓園。
孔祥熙的死是宋氏家族開始衰亡的征兆。大陸時期,曾在國內政治舞台上風雲一時的孔祥熙,也躲不過死神的索命。歲月是無情的,誰能永立潮頭而不倒呢?孔祥熙的去世,給這個家族帶來的悲涼氣氛再也無法消除了。
1969年2月25日,時任廣東銀行(在香港)董事長的宋子安,因腦溢血病逝。3月5日宋子文由美國飛抵香港,6日,在香港堅尼地道口的基督教堂,舉行了宋子安的安息禮拜儀式。
2.宋子文之死
1971年4月,宋子安去世以後兩年,宋子文與妻子張樂怡去舊金山訪友。4月24日晚,他們的老朋友,廣東銀行的愛道華·尤在舊金山家裏沒宴款待他們。宋子文在進餐時,因食物嗆人氣管導致心力衰竭猝然去世,終年77歲。4月27日,台北《中央日報》在第一版刊登了宋子文的遺像,報道了他在舊金山去世的消息,並對宋的一生作了這樣的評價:“宋故院長熱愛國家。於北伐、抗戰與勘亂諸役,或主持政府度支,或折衝於國際垓坫,或主持中央與地方政務,皆有重大貢獻。”
宋了文在青年時代,曾是宋氏家族的優秀代表。在孫中山的影響下,熱情投入國民革命,但與蔣介石同流合汙後,他卻以政治醜角、侏儒的角包下台、消逝。
1949年1月21日,由於蔣介石同桂係之間矛盾尖銳起來,蔣介石不得不宣布“引退”,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宋子文於1949年1月24日,辭掉了廣東省政府主席之職,同他的妻子張樂怡逃往香港。當宋子文夫婦在啟德機場走下飛機時,一臉的沮喪,失敗的情緒溢於神色。張樂怡披著一件貂皮大衣,戴眷一副墨鏡,以免人家看到她那雙哭腫的眼睛。
宋子文在香港停留了近4個月,其間,人民解放軍徹底摧毀了蔣介石苦心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宋子文知道國民黨統治在大陸的徹底覆亡已指日可待,就於5月16日,攜眷屬離開香港飛赴法國,同年6月9日選擇美國作為最後的定居地。至此,曾在中國政治舞台叱吒風雲的宋氏家族代表宋子文便無聲無息地退出了中國的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