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當你永遠失去他——
或許他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不再回到你身邊的時候,你會怎麼樣?
就足以分辨出他在你生命中的正負值。
想象你永遠失去他
一個人活蹦亂跳的時候,不會懂得健康的可貴。
總是在牙痛時我們才會感覺牙齒的存在,在胃痛時明白原來胃一直默默地藏在我們的身體裏。
習慣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也常忘了他的存在。和他相處久了,彼此之間常有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攪在一起,有時覺得欣慰,有時十分厭惡,分不清楚自己還和他在一起,是因為不得已,還是因為對他還有一番依戀?
談戀愛時更無法分清楚:不見時相思依依,相見時拚命吵架,有時相見還不如不見,是不是應該分手了?
如釋重負、五內俱焚,還是寂寞難耐?
想想當你永遠失去他——或許他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不再回到你身邊的時候,你會怎麼樣?就足以分辨出他在你生命中的正負值。
當你永遠失去他,你的感覺如何?是如釋重負,還是五內俱焚,或是寂寞難耐?
永遠沒有他,使你感覺如釋重負,那麼他確實是你生命中的破壞狂,鑽牆打洞,造成的損害已很難原諒,你們之間的情感是無法挽回了。就不要顧及你投資了多少青春,為他浪費了多少時間,到了該離去的時候,就請離去吧!對你來說,他不過是一截發了炎的盲腸,平日沒啥功能,痛起來卻要人命,留他做什麼呢?
五內俱焚,表示你對他的牽係很深,就算相處時彼此或有折磨與傷害,因為你愛他太多,所以還願意忍耐。
若是寂寞難耐,表示你覺得生命有他相伴更美好。如果平時處得實在不好,沒有他又寂寞難耐,那麼,你們之間的問題,大半來自你的依賴性或控製欲,你對他要求太多。放鬆點,反而更親熱。
如果你不會因為永遠失去他而覺得如釋重負,那畢竟還有一分眷戀存在,兩個人之間的感覺就算成了死灰,也還有複燃的可能。也許隻是溝通技巧有待改良,也許該給感情多一點自由空間。
男女完全不同的感情認知
如果征詢一對問題情人或夫妻同樣的問題,雙方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認知。
感情談到最悲慘的狀況,不是兩人都覺得“沒有他如釋重負”,那至少還可以好聚好散。最糟的狀況是:一方覺得如釋重負,一方卻五內俱焚。
五內俱焚的那一方,通常是感情中的迫害者、痛苦的製造者。要他放手還真難,因為他體會不到另一半的痛苦。
上一代的婚姻以“認命”為前提,拒談分手的可能性,所以有不少人終其一生一直在忍耐劇痛不已的盲腸炎,卻無法將病體推入手術房。
你是他不快樂的源頭嗎?
曾有一位中年婦人來上我的節目,對著攝影機,滿臉憂愁地訴說她不幸的婚姻故事:自小貌美得人疼的她,接受了一位“海軍陸戰隊”丈夫的追求,在進入婚姻後馬上像被關進監牢,丈夫不準她化妝,不準她自己買衣服,不準她交朋友、讀書,連孩子想多讀點書都受到阻撓。她在背地裏叫他秦始皇,卻不敢對脾氣暴烈的他怎麼樣。忍了二十多年,丈夫得了癌症,脾氣卻絲毫沒有軟下來,一發起脾氣來,還會打人。幾年前,他終於咽下最後一口氣離開人世。她說:“我的朋友都說我浴火重生。”
我問她,她自己感覺如何呢?她低著頭,欲言又止。一個情緒被壓抑很久的人,要麵對自己的感覺很難:從小被要求溫柔敦厚的女人,也很難說出“他啊,死得好”這種無情無義的話吧!隔了一會兒,有人問她想不想再找個伴兒?她忽然眉開眼笑道:“我才不要,我現在快樂似神仙,一輩子都沒這麼自由過!”
一個人永遠離開這個世界,卻讓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最親密的人如釋重負,那麼他的一生真的是一敗塗地。
如果你暫時離開、偶爾鬆手,卻發現對方如釋重負,如鳥出籠,如馬脫韁,也該痛切悔改了。因為他和你在一起,隻剩下一些不得不的原因;你的愛,已是他不快樂的源頭。
盡量不要讓愛情的賞味期限逝去。
與其把愛情封在罐裏以策安全,
不如大家一起品味新鮮滋味。
求成長,比求庇護重要。在賞味期限內,該吃的就吃完吧!
愛的賞味期限
女作家張小嫻常在她極浪漫的小說中形容,愛情能使人含笑飲毒酒。
這樣的句子美極了,可不是?愛得水深火熱時,我們也多半願意赴湯蹈火。這是愛情的奇幻魔力,至今沒有任何學說可以解釋,它何以大筆一揮,就使我們的靈魂起了化學變化。
可惜,這個變化是有時效性的。如果沒有被毒死的話,愛情並不能使人一直含笑飲毒酒,就是毒酒也有“賞味期限”。過了期的毒酒,會有酸腐味,而日積月累,我們也會自動產生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