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應該是個大學生,他提出的問題,實在很像兩千多年前孔子在罵小人的“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戀愛中的男女,確實也常有這種忽冷忽熱、患得患失、欲迎還拒的毛病。
“那你怎麼做呢?”我反問。
“我……怕她離開我,還是天天去約她,用緊迫盯人的招式。她現在看到我,好像又有點煩了。您可以給我一個建議嗎?”
他老實得可愛,我決定開他一個玩笑,正經八百地回答:“好,我給你一個建議,你不要太逼她,否則確實會像你擔心的一樣,你熱過頭了,她反而冷了,這樣好了:你一天找她,一天不找她,這樣她既有時間做自己的事,又不會怪你不理她。”
沒想到他竟然很開心地笑了:“對,對,這樣好,這樣好。”
我深知自己提供的是個餿主意。
感情的“時間管理”
戀愛中的人心細如絲,本來就會把小石子般的問題看成聖母峰,隻要有人把他的問題當問題,他就會覺得獲得救贖了。對岸的戀愛風氣還沒有此岸開放,能夠提供谘詢的管道不多,幾乎沒有人談過“如何談戀愛才能長保安康”的話題,大家對愛情的認知,還停留在言情小說死去活來的階段,混混沌沌,不受所謂“專家學者”重視。
雖是餿主意,但也自有道理。感情也可以加入一點“時間管理”的優點,讓相見的時候,彼此的認識可以增長,不見的時候,也有空間與時間互相想念。一剛開始談戀愛,太熱了反而容易煩,兩人好像連體嬰,久之就沒有不一樣的人生經驗可以分享,豈能不落入彈性疲乏的圈套?
人情世故也如此。我實在喜歡天性熱情的人,但也常察覺到“過熱”是一種危機。有些人初見麵時,熱情得不得了,仿佛馬上就要邀你與他共一件衣服、同一條棉被,確實很讓人感動,然而這種人總是易喜又易怒的。不久我也會發現,他對朋友常會“略有微詞”,如果朋友回報的熱情沒有如他預期,他的不滿會特別激烈,友誼冷得也特別快。初始之時就烈火焚身似的愛情,也特別容易燒成槁木死灰,發現他原來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子。
盛情確實難卻
過熱常不能持久,盛情也使一般人難卻。總會在社交場合聽到如是的耳語:“他太熱情了,反而讓我覺得怪怪的。”言下之意,是在猜測對方是否懷有什麼目的。無心機的熱情換來這種猜疑,真是劃不來。
初見麵時,我反而喜歡開朗而不過度熱情的人。人與人間的任何情感靠的是時日累積,不是急速加溫。
感情的認同仿如傳道。
有一回去看朋友在教會場地演的話劇,演員多半是業餘的,表現堪稱精彩,但最讓人難以消受的是,劇演完後,一位神職人員急著關門放狗,馬上跳出來搶麥克風,對大家傳道,並且還急切地問:“今晚看完這出戲後決心一輩子奉獻給主的請舉手?”
我與朋友麵麵相覷,心想,這未免也太著急了吧?果然無人舉手。牧師隻好自找台階下:“我知道在座很多人心中已經舉了手,沒關係,你可以私下來找我……”
一頭熱,難為“情”。感情基礎不夠,要承諾,隻會有反效果。就算是一顆蘋果,也不可能在幾天內成熟,何況是我們的承諾?
女人可不要以為熱戀時男人對她的姿態是常態,
而男人也不要以為,女人變成自己人後,就插翅難飛。
如果兩人不能互相妥協出一種共生的可能性,
感情好容易變成兩條交叉線,越行越遠。
變成自己人之後
一朵玫瑰與九十九朵玫瑰之別
漂亮的婉兒是個大學新鮮人,進大學後第一年的情人節,她收到了這輩子第一個男朋友所送的第一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