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參禪的青年學僧,在寺院的外麵看見一隻烏龜,他覺得很好奇,就向大隨禪師問道:“眾生都是皮包骨,為什麼隻有烏龜是骨裹皮呢?”

大隨禪師聽後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將自己的草鞋脫下來,覆蓋在烏龜背上。

後來守端禪師為大隨禪師的舉止做了一首偈頌,是這樣說的:“分明皮上骨團團,卦畫重重更可觀。拈起草鞋都蓋了,這僧卻被大隨瞞。”

後來佛燈禪師聽說了這事,也跟著做了一首偈頌:“法不孤起,仗境方生;烏龜不解上壁,草鞋隨人腳行。”

大家看,原本是一個學僧無意中的好奇心,卻引出這麼多禪師做佛偈,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時無刻不充滿了好奇心。可是,真正能利用好奇心來參悟禪道的,可真沒幾個人啊。看看曆史上的什麼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大多是因為對事物的好奇而激發起自己的研究興趣,並因此造就了自己的成績。

在這個故事裏,大隨禪師用草鞋蓋住烏龜殼子,其實是表示要遮蓋住虛妄的好奇心。不過,對生活還是有些好奇心才好,用心去發現平常世界中的不平常,這不也是一件開心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