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蔡倫

出生地:東漢桂陽郡耒陽

生卒年:公元63-121年

曆史評價

蔡倫製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張真正的用作書寫材料的植物纖維紙,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樹起一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光輝的裏程碑。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耒陽人。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的蔡倫,從小隨父輩種田,但他聰明伶俐,很會討人喜歡。漢章帝劉旭(公元56-58年)即位後,常到各郡縣挑選幼童入宮。永樂十八年(公元75年)蔡倫被選入洛陽宮內為太監,當時他約15歲。他讀書識字,成績優異,於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黃門(宦官中職務較低者)。此後作黃門侍郎,掌管宮。

相關鏈接

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四大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麵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麵,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麵,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麵;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馬克思對此也作了評論,他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複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杆。”

內外公事傳達及引導諸王朝見、安排就座等事。正宮竇皇後無子,指使蔡倫誣陷章帝妃宋貴人“挾邪媚道”,通令她自殺。宋貴人所生太子劉慶被貶為清河王。竇皇後又指使人投“飛書”(匿名信)誣陷章帝妃梁貴人,強奪其子劉肇為養子並立為太子。章帝於公元88年卒,10歲的劉肇登基,為和帝,竇氏成為皇太後並臨朝聽政。蔡倫因功被提拔為中常侍,隨侍幼帝左右,參與國家機密大事,持俸二千石,地位與九卿等同。中國曆史上宦官幹預國政,也正由此開始。

永平九年(公元97年),竇太後卒,和帝親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鄧綏為皇後,蔡倫立即投靠鄧皇後。鄧綏喜歡舞文弄墨,蔡倫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宮內禦用器物和宮廷禦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間,他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改進造紙工藝,利用樹皮、碎布(麻布)、麻頭、漁網等原料精製出優質紙張,於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受到和帝稱讚,造紙術也因此而得到推廣。同年,和帝卒,鄧後所生百日嬰兒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鄧後再立13歲皇侄劉祜(公元94-125年)嗣位,為安帝。劉祜是清河王劉慶之子,但由於他即位初期仍由鄧太後把持朝政,蔡倫繼續。

——傳世佳言——

倫乃創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

——《後漢書·蔡倫傳》

受到重用,被封為“龍亭侯”(封地在今陝西洋縣),從此進入貴族行列。由他監製的紙被稱為“蔡侯紙”。約於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倫又被提升為長樂太仆,相當於大千秋,成為鄧太後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滿朝文武的奉承。

正當他權位處於頂峰之際,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鄧太後卒,安帝親政。蔡倫因為當初受竇後指使參與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貴人致死、剝奪皇父劉慶的皇位繼承權而被審訊查辦。蔡倫自知死罪難免,於是自盡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