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班師回朝(1 / 2)

幾個月的堅持,這場大戰終於以北越的勝利落下帷幕,可真正知道內情的人卻難以高興的起來。

簡單的統計了一遍,在這幾個月裏,曆經大大小小近百場戰役,北越損失的兵力已達三萬之眾,這已經超過了北越明麵總兵力的半數。

如果不是這期間又征調了大批新兵,恐怕北越現在連最基本的軍隊編製也難以為繼。這還不是最棘手的,除了兵力的傷亡外,戰火所造成的大量災民同樣也急需安置。

其中,最讓人頭痛的莫過於開陽城,幾個月的對壘,現在的開陽城也不過比廢墟強上一些,而開陽城外更是集聚著十萬之多的流民,不加以安置,這些人同樣能攪出大亂。

多重內患下,即使戰事結束,葉文等人也是忙著不亦樂乎,重修黑月要塞和開陽城都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

可擺在所有人麵前,卻還有另一道難題,糧食。民以食為天,隻有吃飽了,軍心民心才能穩定,才有力氣談得上幹活。

為此,蕭遠山也多次上書請命,可朝廷派發的那些糧食也隻是杯水車薪,並且上書的次數一多,那些京城的官員也打起了太極。

氣憤歸氣憤,可蕭遠山本就清楚,一味指望那些人,這場仗早就不用打了。國都離這裏千裏之遙,遠水解不了近渴,他們終究還是要自己想辦法。

幾天的思緒下,蕭遠山隨即也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葉文,命令的下達也很簡單“不惜一切代價,籌到糧食。”

本來,這個任務在所有人看來都難以完成,可聽到蕭遠山“不惜一切代價”幾個字眼,葉文心中很快便有了底氣。

這樣的世道,即使再多的人餓死街頭,同樣也有人家朱門酒臭,采取一些非常規的手段,籌集到糧食並非不可能,就像他當初在晴雲城那樣。

況且,這件事對於別人來說或許是個難題,但對於葉文來說,著實是一件美差。這些天,因為修建城池的徭役,他手下的這些土匪早就叫苦連天了。

能接下籌糧的活,他們自然可以名正言順的擺脫徭役。並且,隨著征糧的計劃付諸實踐,葉文更驚愕的發現,他手下的這些土匪居然如此善於此道。

其實,想想也能理解,他們以前是打著劫匪的名義敲詐勒索,而現在,是打著官名敲詐勒索,終究是殊途同歸。

說起這敲詐勒索,葉文漸漸也有了一些心得,人家有一百錢,你非要搶走九十,那結果隻能是魚死網破。可你如果要搶走四十,人家心痛歸心痛,但權衡利弊一番,人家最終還是會給你。

因為如此,掌握好這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收多了適得其反,收少了又虧了。幾經摸索,在自己手下的這班人中,葉文真的發現了一個人才。

何為人才,簡單的解釋一下,人家隻需要站在你家門口,不需入內,僅掃視一眼你家大門上都多少個銅釘,就可以估算出你家底幾何,征收多少合適。這樣一來,連葉文都不得不感歎,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呀!

如此一來,幾天的功夫,轉移了幾城幾鎮,對於原定的計劃,不知不覺間葉文竟然超額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