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精銳盡出啊。”下麵走過的是火銃兵,還有幾門弗朗機炮。這裏可是少主軍的西麵,連這兒都有如此精銳,可想而知,大明是真的準備動真格了。“要是對付遼東的女真也有這些勁頭,哪裏還需要年年將國庫銀兩調到遼東。”
遼餉在大明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白子蕭對這件事的看法,就跟看待國足。
“大明兵力盡出,不知道,夏芸柳芳,怎麼應付。”兵力的細節調整,白子蕭不清楚,思緒一旦到了軍事上,跟不上他們的節奏。
手指在鼻子下麵劃了劃,白子蕭靠在窗戶上,望著狼藉的街道。
“我得早點回去。這場戰鬥,應該是近幾年最慘烈的,隻要打完了這仗,大明朝在今後將無力維持。如此一來,我南下廣州安南的計劃,就沒人可以阻擋了。”
控製馬六甲,應該是任何一個穿越到古代,且有心爭霸的人的夙願。
白子蕭在華山的日子想清楚了,既然無力改變這個時代的人的思維,那就讓他們看到利益,讓他們知道安南田地的產量,讓他們清楚馬六甲蘊含的價值。財帛動人心,大明朝禁海,不就是沿海官商勾結的結果。
白花花的銀子,能勾起人無限**望。
“等著吧。我雖然改變不了這個時代的人的意識,可至少能讓他們開開眼界。”
這個決定,意味著白子蕭“理想王國”的坍塌,他承認,自己失敗了!
放棄自己決定的白子蕭心裏竟然多了解脫,似乎,少了層禁錮自己的枷鎖。他何嚐相信自己的“理想王國”能成立,之前他隻以為,憑著強悍的武力,自己嗜殺的性子,能震住有異心的人。
失敗的白子蕭想到曾今看過的一篇文章,是關於蘇秦的。
蘇秦是個有理想的人,盡管曆史上對他評價不高,但他的的確確是個有理想的人,因為他竟然相信,人們是可以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的。
白子蕭隻相信依靠殺戮,將聲音統一起來,就像滿清入關的時候,大批殺死原本依附在大明朝上吸血的商戶豪紳一樣,最終讓整個國家沒有一個敢反對的聲音。
戰國時,蘇秦深入研究過國際形勢之後,為齊楚燕韓趙魏六國製定了合縱抗秦的戰略,這是那個時候唯一可以保存六國避免被強秦吞並的辦法。他還成功地說服了六個國君采納他的主張,走出了成立六國合作組織的第一步。個體集合成群體,力量是會呈幾何倍數增長的,這一點,他很了解。但他不知道的是,一個“利”字輕輕掃一下,集體竟然可以那麼輕易地恢複成個體。
六國合作組織生效15年後,秦國私下與齊、魏結盟,相約攻打趙國。因為有過一些新仇舊恨,並有眼前利益的吸引,兩國輕易地答應了,從此合縱聯盟解散;燕國國君去世,喪事期間國力減弱,相鄰的齊國趁機就出兵奪了燕國10座城,共同體受到更大的重擊。
蘇秦跑東跑西地拆補,費盡口舌,理想主義的理由在爭取實利的現實麵前毫無說服力,隻能用更精密的利益計算來對付各國的利益計算,而這種做法雖然取得暫時的成功,卻讓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感受到麵對更聰明人的恐慌,他們開始排斥他。
蘇秦終於死在表忠心給那些懷疑者看的過程中,在過了幾年狼狽不堪的生活之後。現實無情地嘲笑了他,讓他知道他的理想看似堅固宏大,卻不堪一擊,在各國自己的小算盤啪啪響聲中,“成為集體”像個笑話一樣荒謬。
他死後,他的兩個弟弟,蘇代和蘇厲,成名、發財,且得到善終。
和蘇秦不同的是,他們完全了解各人、各國各顧其利的現實,他們沒有理想,從不打算讓大家共同奔小康,他們沒有原則,誰給了實惠就為誰做方案,於是賺了大把實利。就這樣,大家還都覺得他們是厚道人,他們獲得了比蘇秦好得多的名聲。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所謂“群體”,真的沒有多麼厲害,各懷鬼胎的個體像一個個互有排異反應的細胞一樣,稍微催化一下就能開始作用隻要選對催化劑。
福彭濤雖然有保留,可白子蕭依然知道,自己搭建的集團,所有人都在想什麼,不認輸不行,因為這個原因展開殺戮,恐怕九層的人躲不過,哪怕限製放寬,也有五六層的人深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