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山海吟仙》(1 / 1)

山海吟仙賣關子,故弄玄虛自打臉

——評卿樓《山海吟仙》

作品鏈接:http://chuangshi。qq。com/bk/xx/579117。html

書名:中規中矩。

封麵:字體選擇、排版,讚。底圖、配色,讚。

簡介:人間滄海變幻,難阻成仙之路。世事無常,白雲蒼狗,當滄海化作桑田,逆凡修仙,隻在心中一念間,往來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簡介點評:細細讀來,這個簡介,有頭無尾,可視為雞肋,尤其最後一句。

《山海吟仙》這本小說,從書名上乍一看,筆者第一印象是類似《山海經》這樣的小說,或者是選材山海經裏麵的部分內容來寫。

筆者為何會有這樣的印象呢?

其一,《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是一部地理知識方麵的百科全書。

其二,大陸武俠作家鳳歌創作的山海經係列。(昆侖、滄海、靈飛經)

因這兩層的關係,故而筆者才會產生‘山海經’印象。

然,《山海吟仙》這本小說,並非是像筆者想的那樣。

《山海吟仙》隻是一本修仙小說,裏麵並沒有山海經的影子。

想來,這應該是一種借鑒學習取書名的例子之一。

《山海吟仙》這本小說裏麵的人物形象略淡,整體劇情走向,跌宕起伏感不強,當中的情節、橋段,這些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情節、橋段,都趨於一種平平緩緩而過的趨勢。

語言、段落,使用分割合理。

但是,前後段落連貫性不強,不是人物心理活動無端轉折,就是寫著寫著這個情節,突然戛然而止,轉向新的情節。

這種抒寫方法,讓筆者看得十分痛心。

痛心一:通讀不暢,故事再好,亦隻能走馬觀花。

痛心二:賣關子賣錯,會讓讀者很難找到代入感。

賣關子原意:說書人說長篇故事,每次總在說到重要關節處停止,借以吸引聽眾接著往下聽,叫‘賣關’子。比喻說話、做事在緊要的時候,故弄玄虛,使對方著急。

小說中釋義:文學創作者創作小說的一種慣用手法,這種手法,通常見諸於重要情節處,用以吊住讀者胃口,吸引讀者關注往下看。

這種手法,亦是現今俗稱的‘伏筆’,和‘扔包袱’有異曲同工之妙。

賣關子賣的好,是能吸引來很多讀者過來關注的。

反之,好的手法用在不好的地方,隻會徒增煩惱自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