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拜將出山(2)(2 / 3)

蕭何這才轉急為笑,道:“先把事情辦清楚再說別的話,我做事都是這樣,這你也知道。我們還是說事:你說要用韓信,怎麼用?”

劉邦想想道:“你既然這麼看好他,就讓他做個將軍吧。”

蕭何搖手道:“不行不行,像韓信這種人,不是拿來衝鋒陷陣的,是用來統軍謀兵的,要麼不用,要用就得大用。”

劉邦奇道:“將軍還嫌小?未必還要封他一個大將軍不成?咱這隊伍還從來沒封過大將軍哪!再說封了大將軍,我怎麼辦,我這個漢王幹什麼去?”

蕭何道:“就是要封大將軍!漢王你想過沒有,我們要是打出了山,要對付的,不光是章邯,也和項羽這個冤家撕破了臉,我們還得對付這個厲害不過的西楚霸王。”

劉邦一愣。他還真沒想到出了山會有這麼多麻煩事。

蕭何又道:“我們必須準備兵對兵將對將的打幾年大仗,沒有一個專門統軍的大將軍是不行的。至於你幹什麼,你是漢王,你就做漢王呀。”

劉邦道:“做漢王?漢王怎麼做?有你丞相管民,再來個大將軍管軍,那我管什麼,管自己的吃喝拉撒睡?”

蕭何道:“你是王,你管全部。無論軍政民政,隻要是大事,先得向你稟報,你批準了,我們才能辦。另外,凡是你吩咐的事,我們得先辦急辦。”

劉邦放心了,笑眯眯道:“能管事就好。要不然事情都叫你們做了,我這個漢王隻管打兔子喝酒,老子也未免有點不好意思。”

蕭何臉上大笑,心裏卻感歎劉邦的心思細密。看來這家夥從做山賊到做沛公、做漢王,進步快得很哪。

笑完了蕭何就問:“那你看韓信這事……?”

劉邦正了麵孔,說:“好,這件事就聽你蕭何的:封韓信為我漢軍的大將軍。你去刻個大將軍印信,然後叫這個韓信來這裏見我,我把印信給他,再發一份封令,這事情就妥啦。”

蕭何喜滋滋應了,就要去辦。未出門又停下步子想事,複轉回來,對劉邦道:“還不妥。漢王,我們這些人都知道你的脾氣,說話做事隨便,咱不在乎。可是不熟的人就會覺得你輕視人,傲慢無禮。要 按你剛才講的,刻個印信,喊了韓信來把印信一塞就完事,那不把大將軍當小孩子使喚了?不妥不妥,不能這樣辦。”

劉邦奇道:“那你想怎麼辦?難不成要我把他供起來當爹?老子可是已經有了一個爹的。”

蕭何笑道:“你整天老子前老子後的,真做你的老子也討不到什麼好。這件事我看這樣辦。以往聽老人擺古,總說什麼‘設壇拜將’,可知立一個大將軍要有隆重的儀式。所謂‘不重不威’,有個隆重 的儀式,正好給韓信這個新人樹樹威,讓大家知尊重。我們就來個設壇拜將你看好不好?”

劉邦興趣來了,他最喜歡新鮮熱鬧場麵。

劉邦當即鼓掌道:“妙,妙妙,設壇拜將有意思。到時候我漢王在壇上居中一站,等韓信慢慢走近,向我三跪九叩,我就把印信和寶劍傳給他。他威風,老子更威風。行!就這麼辦。”

蕭何疑惑道:“不對吧。拜將拜將,應該是大王向大將軍行拜禮,表示請大將軍為他領兵統軍,你怎麼弄成大將軍拜你啦?”

劉邦不滿道:“什麼?要我當全軍的麵去拜那個韓信?那不行!怎麼說我也是個漢王,哪有大王拜將軍的!”

蕭何苦笑道:“好好好,聽我的,你們倆到時候行平禮,誰也不占誰的便宜,好吧?”

劉邦這才點頭,勉強答應。

蕭何素以辦事利落、條理清楚出名,設壇拜將又是他的主意,所以他辦得十分細致。其實這件事本身並不複雜。去南鄭城郊尋一塊大場子,把地弄弄平,再找些山石來,墊出一個半人高、兩間屋那麼大 的方正台子,靠一邊做出幾格階梯,拜將台的主要工程就算完成。關鍵在於要把事情做得複雜,使人印象深刻,倘使以後真的成就了功業,人們也就不會忘記把它載入史冊了。把簡單的事情辦複雜,把 複雜的事情辦簡單,這些都是為官者必須具備的本領,特別是做丞相,他的基本路數可能也就是這麼兩條。不過要做好也真不易。蕭何著人新做了軍旗,沿台子四周密密插上,又做一麵特大號的旗幟豎 在台上,旗幟中間縫製一個大大的“漢”字,漢王劉邦見了絕對得意。又著人用上等檀木做一個四四方方的大匣子用來放大將軍印信。大將軍印信其實很小的,但若是隻看大匣子,你會以為那顆大將軍 印起碼五百斤重,從而對大將軍的膂力和相應而來的威望,產生一種先入之見。匣子還用綢布裹緊係好,顯示其不僅重,而且貴。還要選兩隊彪形衛兵替大將軍揚威,還要軍樂隊把得勝鼓樂先練得整齊 雄壯。總之,總而言之,挺複雜的。

真讓蕭何費了點心思的,是韓信的出場問題。韓信對於漢軍絕大多數將士而言是個新人,蕭何為了達到震動效果,而劉邦則是出於對戲劇性的偏愛,一致決定事先保密。拜將台設在城外,來不及做間房 子藏起韓信,挖個地洞藏又不像話,而且有失大將軍的威儀。最後蕭何決定,把韓信裝上一輛車乘,四麵遮上布幔,貓在場外不遠處,到了出場時,馭手將車乘駕至台前,韓信即可突然亮相,獲得應有 的震動和戲劇效果。

實際的震動效果和戲劇效果遠遠超出劉邦與蕭何的設計。起先劉邦一宣布名單,場上還有一片嗡嗡之聲,有如剛放出了一大群野蜂子。等韓信鑽出車乘,步向拜將台時,有著幾萬將士的大場地上,竟然 連螞蟻走路的聲音也聽得清,所有的人忘記了呼吸,忘記了自身存在,都把全身心的精力集中到兩隻眼睛上,想看透這位差不多等於從天上掉下,或是從石縫裏鑽出的大將軍,究竟是哪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