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6章 比賽開始(二)(1 / 2)

黃世昌掃視四周,發現周圍的幾個小輩評委們,看完這個昆曲表演後,都是麵露遲疑,不敢輕易發言,似乎對昆曲的點評,他們自己都沒有信心。

黃世昌暗歎一聲,心下極為失望。

作為一個文化人,眼看這麼好的國粹精品,百戲之祖,最為優雅的劇種,在史上最為出名,最為令人津津樂道的昆曲,現在的一些所謂文人竟然都不知其所以然,這實在令他痛心。

剛才昆曲表演的《長生殿》這一場戲,其實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段子,隻是從全劇五十多出戲裏麵抽出來一出,叫做《驚變》,但饒是如此,也表演了大量時間,一個下午就這麼過去了。

平常的劇種,一個下午,早就把整場戲都演完了,但是昆曲《長生殿》一個下午隻是演出了五十多出的一出,由此可見這場昆曲戲的繁雜和唱戲節奏的緩慢。

黃世昌歎道:“極為老師表演的非常到位,我十多歲的時候,那還是在前朝時期,曾和家人一起在圓明園看過為老佛爺慶壽的戲班子演的戲,也是昆曲。當時不懂,也沒有覺察出好來,但是當時看戲的皇親國戚們,文武大臣們,都看得興高采烈,拚命鼓掌叫好。從那時候,我就知道,這個劇種不簡單,畢竟當時在圓明園看戲的人無論人品怎樣,但是學問肯定都是有的。不是飽學之士,位高權重之人,根本進不得圓明園。以他們的眼光和見識都對昆曲表演叫好,那看來是真的的好。”

他看向幾個年紀已經很大的昆曲演員,笑道:“我二十多歲的時候,被一個朋友連累,拋棄妻子的討飯去了南方躲避朝廷的追殺,在南方藏匿之時,倒是多次觀看了昆曲表演,深深為老一輩藝術家的表演所傾倒,那時候,我才知道,什麼才是藝術,什麼才是表演,什麼才是唱腔!”

說道這裏,黃世昌一臉遺憾的道:“可惜,現在昆曲式微,遠非當年盛況。據我所知,如今隻剩下不到八百位昆曲演員還在堅持演出昆曲,其餘的演員因為生活的壓力,都已經轉行去了別的劇種。對你們八百位堅持表演昆曲的老師們,我非常佩服。頂著這麼大的壓力,還在堅持表演,這是很不容易的,我提議大家給他們鼓鼓掌!”

全場掌聲再次響起。

黃世昌道:“據我所知,你們八百位仍在堅持表演昆曲的老師們,被人稱為‘八百壯士’,這個稱呼現在聽來讓人心痛。什麼時候,我們大漢最為優雅,最為古老,最有文化底蘊的劇種,竟然到了這種舉步維艱的地步?”

黃世昌一臉沉痛,“對高雅藝術的欣賞才是真正顯露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整體文化素養,當然我並不是說別的劇種就不高雅了,但是相對而言,昆曲的藝術成就最高,最值得人們欣賞!可現在呢?好多人都已經不知道昆曲是怎麼個表演方式了!我真擔心,再過幾十年,不單單是昆曲,就是別的劇種也會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感慨了幾句,說的幾個站在舞台上的老昆曲藝術家們老淚縱橫,這麼長時間的默默堅持和不被理解的苦悶,此時被黃世昌提及,在場的昆曲演員們都是涕淚交加,情難自已。下麵的觀眾們也是一陣騷動,為這些演員們的堅持而感動。

評委席上,黃世昌開始點評:“幾位老師都是功力深厚的表演藝術家,身段、唱腔、念白,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以老頭子我的眼光來看,已經是非常完美。隻是這場比賽比的是創作新曲,幾位雖然表演的極其完美,但是與這次比賽的主題有點偏差,基於這一點,我不能給你們十分的滿分,但是。。。九分,我是一定要給的!”

台上的幾個昆曲演員,哽咽道:“謝謝,謝謝,謝謝黃老先生的厚愛,希望大家以後多關注昆曲,多支持昆曲,謝謝!”幾人鞠躬感謝,情緒很是激動。

黃世昌打完分之後,後麵的評委們也開始評分,隻是他們大多數都不懂的昆曲的好壞與否,但是勢必不能給它滿分,給低了也不行,這可是以後需要大力支持的瀕臨滅絕的劇種,不給他一個好的名次,以後怎麼能大張旗鼓的開展保護搶救工作?

是以,一幫人商量了半天,都給了一個不高不低的分數,不是八分,就是七分,其中又以八分最多。平均下來,七點八分,因為隻是第二場比賽,難以畢竟這個分數在整個比賽裏麵到底是高還是低。隻能最後排名次的時候才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