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8章 另一個城市的比賽(1 / 2)

評委們點評戲曲的時候,作為主創人員,是要和演員們一起站到舞台上麵接受他們的指點和建議的。

此時的李飛陽就站在邵紫龍和張昭夫的中間,後麵就是一大群漢劇演員,眾人如同眾星捧月一般的將他拱在最中心的位置。

幾位評委點評完畢,黃世昌有笑著說道:“李飛陽,你的名字我想在座諸位也都聽說過,以前有的文學界的老人說你是曇花一現,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而且還分心多顧,不好好的專心寫的你童話故事,畫你的漫畫,反而進軍正統文學,頗有點自不量力。”

黃世昌說到這裏,嘿嘿笑了幾聲,“哪知道,你小子寫童話故事有一手,寫武俠小說更是了不得,就是寫正統文學作品,也是不弱於人!現在竟然又瞄向了戲曲創作,我說飛陽啊,你能不能踏踏實實的幹一件工作?你這樣幹一行,精一行,無論涉足哪一方麵,都能做的風生水起,業內前茅,這讓我們這些老人很有壓力啊,跟你一比,這豈不是顯得我們太無能了麼?啊,哈哈哈。。”

黃世昌他身後的一幫子評委裏麵,有幾個就是當初看不起李飛陽的作家,此刻聽到黃世昌這麼說,都是有點臉紅脖子粗,互相看了幾下,陪著黃世昌一起幹笑幾聲,明知黃世昌在諷刺他們,卻也不敢多說什麼。

李飛陽不敢接黃世昌的讚譽,笑道:“黃老先生太誇獎我了!跟您相比,我還隻是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孩子,當不得您這番話。”

黃世昌好笑道:“好了,你也別謙虛了,你當得起這幾句話!”

李飛陽嘿嘿一笑,不再多說。

好在黃世昌也隻是誇獎了幾句,轉而和身邊的評委們商討了一下,便宣布散場,令李飛陽鬆了一口氣。

剛才黃世昌那幾句話對李飛陽過於誇大,這已經不是讚譽了,甚至都有捧殺的味道了。雖然明知黃世昌是好心,但是李飛陽還是有點受不起。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飛陽年紀輕輕就有這麼大名頭,今天經過作為文學界的泰鬥黃世昌這麼一句誇讚,便更是身處於風口浪尖之上,以後找他麻煩的人少不了。

李飛陽雖然不懼別人找麻煩,但是卻不想將精力浪費在和別人打筆仗罵戰的事情上麵。

這種事情,李飛陽不信黃世昌想不到,估計這個老頭說幾句誇讚李飛陽的話,存的就是看李飛陽和別人罵戰的心思。

這老頭似乎看熱鬧不怕事大一般。

接下來幾天,全國幾十個劇種的節目輪番上台表演,其實大漢國戲曲的劇種多得是,據官方統計,差不多有三百多種戲曲種類,但是有些戲曲的區域性非常強,出了它們的一畝三分地,外地人根本就聽不懂,缺乏向外界展現的能力,所以隻能局限於特定的地區。

而真正能讓全國大多數人民能夠聽懂的戲曲,也隻有幾十個而已,而在這幾十個戲曲裏麵,真正能夠稱得上大劇種的也就有五六個,其中京劇、漢劇、越劇、評劇、黃梅戲被稱為五大劇種。

而在舞台上真正爭鋒的也就是這五個大劇種,不出意外的話,這次比賽的前三名一定是這五大劇種裏麵的。

這一年過完春節之後,不但大漢國京城的戲曲大賽令人矚目,熱鬧非常。就是在南方的港城裏麵,也和京城一樣的熱鬧無比,因為港城這裏也有一場比賽在進行。

自從馬奇東答應了《大江湖》報社的少東家王振南的挑戰之後,信心滿滿的王振南為了落馬奇東的麵子,特意在報紙上刊登了和《新青年》唱對台戲的事情,這件事被好奇八卦的港城市民互相傳播,幾天之後,整個港城都知道了。

王振南和馬奇東都是港城的富家子弟,兩人不和已久,經常對著幹,這種八卦消息在港城這個彈丸之地,但凡關注這種事情的人都知道。兩人對抗了不少次,忽有輸贏,但大多數是賽車、賽馬等方式,雙方報社互相比賽作品的事情,還是第一次發生,引起了港城人民極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