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2章 中華功夫(1 / 2)

其實,所謂國術協會的會員,也就是唐城一中考進京都大學的二十多個李飛陽的老同學。

李飛陽在唐城一中就創建過國術協會,這幾個家夥都是唐城一中國術協會的第一期學員。在當時幾百人的國術協會裏,擔任會長的雖然的李飛陽,但是真正負責教導這些少男少女的卻是謝夫之、******、楊曉月、劉小璐幾人。

至於李飛陽卻隻是偶爾過去傳授一點關鍵的東西,其餘時間他都在外麵忙活別的東西。

因為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裏麵,李飛陽隻會一個書法,而書法有不是一個見效快的技能,李飛陽幹脆就隻是教給他們一門技藝,那就是武術!

在武功上麵,他已經是無上大宗師的境界,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武林前輩能達到他的高度。是以略一思考,便為這些一點底子都沒有的家夥們設計了幾套強身健體的法門。

李飛陽沒有傳給他們什麼武學心法,而是通過傳授幾套武術動作,由外而內的帶動周身氣息的運轉,不經意間就讓他們練出勃勃的內息來。從這方麵來看,李飛陽設計的這套動作,已經是極為了不起的拳法了。這套拳法,李飛陽給起名叫做“唐拳散手”,比一般門派築基拳法可要高明多了。

也就是因為習武健身,開發身體潛能,體健心清,腦袋靈活,他們才有能有這麼好的成績考上京都的大學。

這些學生雖然比不上謝夫之、******幾人在李飛陽身邊所受的教導,但是在唐城一中三年下來,也是受益匪淺。即便是李飛陽沒有傳授他們高深功夫,可是在塵世間,他們已經是少有的高手了。

今番李飛陽讓他們來參加晚會,目的就讓他們做一下活廣告;如今國術會剛剛成立,正是打響名聲的時候。而最為吸引少年少女,最讓他們熱血沸騰的國術,就隻有功夫這麼一門了。

對於教導國術協會的會員們武術,李飛陽是沒有一點的問題,關鍵是還有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中,除了書法外,李飛陽可是一點都不擅長,也沒有這個時間來搞這個。他的想法是先讓武術吸引一些擅長琴棋書畫的學生,讓他們來參加國術協會,由馬克、******教導他們習武,而作為交換,他們就要負責教導別的同學學會自己擅長的一門技藝。

聽完沈雁鳴報幕後,在台下的******幾人齊聲喊了一下,猛然上跳翻起了筋鬥。

二十來個人集體翻筋鬥往上竄,還是挺吸引人眼球的,一排人在空中猶如風車的葉片一般,一路翻滾著到了舞台上。畫麵效果當真是有點驚人。

這舞台高度大概有兩米多,正常人從下麵上去,非得長跑助力腳蹬牆壁,雙手扒住牆頭,這才能在沒有梯子的前提下上的去。

但是******他們二十來個人,竟然什麼前衝準備都沒有,就這麼一個筋鬥翻了上去,視覺效果非常令人震撼。

外行人看了,隻是感到驚奇而已,但是內行人卻知道這裏麵的難度有多大。若是從台子上往下翻筋鬥,五六米的高度對一些玩這個的人來說,也隻是一般那水平。但要是從地麵往高台上麵翻,那難度就不是一般的大!

能翻到兩米高台的人也有,但是他們要將手扶在台沿邊上,才能將身體托過去,像******這些人一個空翻筋鬥就翻到了三米多高,在舞台上方又翻了一下才落地的本領,那可是一般人見都沒有見過是事情。

在掌聲雷動中,******站到了台前,他身後的二十來個伴舞的家夥無論男女都是一身練功服,與滿清時代的蜈蚣褂不一樣,這些練功服卻是明代之前的那種短衣襟小打扮,有點類似空手道、跆拳道的練功服,其實這才是中華名族本來的服裝;像什麼空手道、跆拳道的服裝,它們乃是剽竊中華古服裝的樣式而修改的。

******也不用話筒,幾聲重重的音樂響起後,直接就開唱,“臥似一張弓,

站似一棵鬆~

不動不搖坐如鍾~

走路一陣風。。”

。。

。。。。

他現在演唱的這首歌,在李飛陽的前世叫做《中國功夫》,但是在這個世界,中國變成了大漢國,為了符合這個世界的環境,這首歌也隻能改名為《中華功夫》。

為了推廣國術,打響國術協會的名氣,李飛陽便將這首歌給搬了出來。

******如今發育的人高馬大,體格健壯,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很有氣場。

如今在一幫子穿短打衣襟的伴舞中,他穿的卻是一身長袍。

在他身後,在歌聲當中,二十來個伴舞人員開始隨著他的歌聲而表演各種武術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