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1章 一如當初(1 / 2)

“聽說了沒有?黃世昌老爺子收李飛陽為徒了?”

“真的假的?”

“我還騙你不成?聽說連雲雨年同誌都要跟黃世昌老爺子搶徒弟,後來兩人同時收了李飛陽!”

“兩人同時收一個徒弟?你別開玩笑了!”

李飛陽拜師之後的幾天裏,整個文藝界的人每天議論的事情都是有關於李飛陽的事情。

作為公眾人物,且還是被大多數文人敵視的知名作家,毀譽參半的狂徒李飛陽,竟然被學術界的泰鬥人物收為徒弟,這實在讓有些人感到難以置信。

黃世昌雖然了不得,但畢竟隻是文藝界的人,但是雲雨年就不得了了,但凡知道雲雨年真實身份的人,無不感到震驚。

天下穩定之後,雲雨年當初不要江山,隻是取了西北軍區為私兵,自去鎮守西北,雖然名義上還是歸大漢的統治,但是真正的影響力卻不止是西北之地,整個大漢的軍隊都有他的影子。位高權重,一言決人生死,真實的力量比周雲長還要厲害。

要不是他力挺周雲長,抽風年代後,周雲長也不可能這麼快將局麵穩定下來。

現在李飛陽竟然成了雲雨年的徒弟,以後誰還能治得了他?

不算雲雨年,就算是黃世昌的影響力,在整個文壇裏那也是首屈一指,誰也不敢忽視。

其實就算沒有黃世昌、雲雨年,文化圈的人也拿李飛陽沒有辦法。誰讓人家的寫的東西不但好,而且還多呢。就是論筆頭上的戰鬥力,也鮮有人能夠比得了。如今李飛陽拜師黃世昌、雲雨年也隻不過是多添加一層光環罷了。

對於其他人的反應,李飛陽懶的理會。

他拜師黃世昌,又不是為了黃世昌的影響力,拜師雲雨年,也不是為了雲雨年的權勢。他是真心的想從兩位大師那裏學習中華的傳統國術,琴棋書畫這些技藝。

在李飛陽前世,基本上已經是瀕臨失傳的局麵,就是有幾個會的,也隻是局限於“會”而不是“精通”。且沽名釣譽之輩橫行,真正有本領的人少之又少。

李飛陽擔心這個世界在幾十年之後,也發展成前世那樣,為了不使這些技法失傳,李飛陽怎麼也得將兩位大師的壓箱底的功夫給掏出來才行。大不了學會兩位大師的本領後,自己廣收門徒,傳法天下,將大漢民族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抱著這個目的來學習,李飛陽自然是打足精神跟著兩人學習,不敢稍有懈怠。這也是他在這個世界裏,第一次這麼努力學習東西。

因為雲雨年公務繁忙,李飛陽隻能一周去大內一次向他請教,倒是黃世昌如今閑來無事,李飛陽可以每天都去。

黃世昌的夫人的琴技比黃世昌還要好,真正傳授李飛陽琴技的其實是他的夫人金玉婷。不過倒是有一個好處,劉小璐與楊曉月二女也可以一起跟著李飛陽學琴,成了李飛陽實際上的師妹。

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跟著雲黃二人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李飛陽才知道這兩人學識之深厚,見識之廣大。尤其是黃世昌,琴棋書畫、醫卜星相、架鷹鬥狗、詩詞歌賦、無所不通無所不精。就連文玩古董的收藏鑒定也是天下一絕。涉獵之廣,簡直是匪夷所思。

而雲雨年之所以沒有黃世昌學到廣博,那是因為他忙於政務,無暇分心,平常消遣娛樂隻以書畫為主。其餘的音律詩詞雖然也在閑暇之際偶有所作,但終究還是書畫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