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出生在飽受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主義壓迫的積貧積弱的晚清,祖輩家境又十分貧窮,以租佃地主的房屋、土地為生。他一邊勞動,一邊學習,受盡了地主和地主子弟的欺負。這給年幼的朱德心靈上深深地留下仇恨那些欺壓窮人的地主的種子,使他從小深深感到人世間的不平,萌發了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立下了拯救民眾於水火的誌向,立下了“祖國安危人有責,衝天壯誌付飛鵬”的豪邁誓言。為了追求真理,他不惜拋棄榮華富貴,遠渡重洋,在德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之一。從此義無反顧地走上為黨和人民事業而奮鬥的偉大道路。

1943年10月,正在延安全力指揮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在承受了對唯一的愛女漫長的思念後,終於忍不住給遠在蘇聯的朱敏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我們身體都很好,朱琦已在做事,高潔還在科學院,茲送來今年上半年的相片兩張。你在戰爭中應當一麵服務,一麵讀書,腦力同體力都要同時並練為好,中日戰爭要比蘇德戰爭更為遲些結束。望你好好學習,將來回來做些建國事業為是。”這封簡短的家信,飽含著朱德對女兒的牽掛和希望,以及思念之情。

朱德對孩子們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他要求朱敏“將來回來做些建國事業”,也是他對所有孩子的希望。他曾對青年們說:“我們把一個舊中國打垮了,你們要把一個新中國完全建立起來。”1960年3月朱德回到闊別50多年的故鄉儀隴,為他早年執教過的小學題詞——“為共產主義培養新人”。

朱德注重在思想品德上教育子女們,引導孩子們認真學習,特別是學習馬克思主義,讓他們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在蘇聯學習的朱敏每次回國度假,他都要抽出時間,教朱敏讀書,講解主要內容和書中難懂的字句。他身體力行,在家中形成了良好的讀書氛圍。他曾強調說,對於青年人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學習”。

朱德不僅要求子女們認真學習,還要求他們認真工作。他不止一次地告訴孩子們:“不管幹什麼,都要安心自己的工作,幹哪一行,就得把哪一行搞好。”朱敏第一個孩子出生後,產假剛滿,朱德就催她上班。有時朱敏悄悄回家看孩子,朱德知道後就批評她不安心工作。

朱德的言傳身教,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編寫的這本書,就是記錄了朱德青少年時代的成長經曆。希望讀後,對你們有所啟示,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