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伯·萊特(1867~1912)、奧維爾·萊特(187l~1947),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代頓市郊。他們從小就對風箏等飛行玩具感興趣。中學畢業後他們開設了一家自行車修理店,不久開始研製滑翔機。1903年他們製造了帶動力的飛機並試飛成功。後來他們在歐洲各國做了許多飛行表演。1909年,成立了萊特飛機公司。

萊特兄弟是現代飛機的發明人,他們第一次使人類能夠真正在空中持續飛行。1902年他們改進了滑翔機並試飛成功。1903年他們製成了帶有發動機的飛機,並試飛成功,開辟了人類航空史的新紀元。1908年威爾伯以連飛2小時20分23秒的成績榮獲了法國首屆米修蘭獎,該獎是獎給飛行事業上有傑出貢獻的人。此後萊特兄弟保持好幾項飛行的世界紀錄,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飛行人才,為世界航空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父親的預言

那是萊特兄弟的少年時代。有一天,他們在草地上捉住一隻蝴蝶。

威爾伯看著手裏的蝴蝶說:“它為什麼會飛呢?”

“它有翅膀唄。”奧維爾想也不想地回答。

“可是小雞也有翅膀,它怎麼不會飛呢?”

“不知道,也許老師能知道。”

威爾伯說:“老師也不知道,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鳥兒會飛那麼高,為什麼蝴蝶飛那麼低呢,老師就沒告訴我答案。”

“他說什麼?”奧維爾問。

“他說,這是上帝的安排,可是上帝為什麼不讓我們飛起來呢?”

“也許媽媽知道答案,我們可以去問問她。”奧維爾回答說。

兩個小孩放飛了手中的蝴蝶,然後回到家。一進家,奧維爾就高聲叫道:“媽媽,哪兒有鳥的翅膀?”

母親從廚房裏出來,一邊擦著手,一邊笑著問:“孩子,你要鳥兒的翅膀幹什麼?”

威伯爾搶著說:“媽媽,我們要飛,必須得有翅膀,我們想做一個,可又不知道哪裏有羽毛,您知道嗎?”

母親笑著看著他倆說:“你就算做了翅膀也飛不起來呀。”

“為什麼呢,鳥兒不是都能飛起來嗎?”

“鳥兒是鳥兒,你們是你們,趕快去洗手吧,你爸爸可能很快就要回來啦。”

“是嗎,爸爸要回來啦。”奧維爾高興地跳了起來。

“也許爸爸能給我們做一個大翅膀。”威爾伯也高興地說。

門外傳來了馬車聲。“是爸爸的馬車聲!”奧維爾說著,第一個跑了出去。

從馬車上下來一個人,他身材高大,穿著一件白色新衣,戴著寬邊的帽子。他就是這兩個孩子的父親彌(mí)爾頓·萊特。

“爸爸,我這次考試考得很好,老師還表揚我呢。”小奧維爾說。

“那麼你呢?威爾伯?”

“我沒有受到老師的表揚,因為我總問一些奇怪的問題。”

“啊,是什麼問題?”他們的父親彌爾頓先生很有興趣地問。

“我問他為什麼我不能飛上天。”

彌爾頓笑了起來,說:“他怎麼回答你的?”

“他說這隻有上帝才知道。”

彌爾頓摸著威爾伯的腦袋說:“孩子,你長大了就會知道。

彌爾頓從木箱中取出一個硬紙盒來。兄弟倆盯(dīnɡ)著硬紙盒,都在猜裏邊可能是什麼。

彌爾頓笑著把盒子裏的東西取出來,禮物是一隻紙蝴蝶,五顏六色的,用細竹篾(miè)和彩紙做成,兩隻翅膀很大,上麵的圖案很醒目,在手中一晃一晃地上下搖動,活像一隻真正的蝴蝶。

兄弟倆十分好奇地盯著父親手中的紙蝴蝶,彌爾頓動了動紙蝴蝶的翅膀,然後又在蝴蝶的下麵擰了擰(nǐnɡ)什麼東西。他笑著對萊特兄弟說:“孩子們,你們瞧著。”

說完他把手一鬆,蝴蝶的翅膀動了起來,在他們的頭頂上飛來飛去,好像活的一樣。

等到蝴蝶落到地上,弟兄倆搶著跑過去,然後拿起蝴蝶細細地看。彌爾頓先生走過來,告訴他們如何正確地操作。兄弟倆仿佛拿到了什麼寶貝,一溜煙地跑到院子外麵去了。

“飛起來嘍,”威爾伯高興地對弟弟喊道,“奧維爾,我們也做這樣一個翅膀,看看能不能飛起來。”

於是兩人跑進屋裏,找出工具。他們又從外麵找了一些竹子,立刻行動起來。

沒多久,他們做了一個巨大的翅膀,比奧維爾的個頭還要高一截,然後,在上麵貼了張大彩紙,威爾伯把翅膀拿到了院子外,說:“這回我也有翅膀了,總該能飛起來了吧。”

於是他在院子裏把那個大翅膀上下用力扇動,可自己一點也沒有飛起來。小奧維爾說:“讓我來試試。”說完也拿過那個翅膀,用力上下扇動,一點動靜也沒有。

弟兄倆扇來扇去,人沒有飛起來。不一會兒,翅膀上的彩紙也破了,掉了一地,兩個人垂頭喪氣地走進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