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是個關鍵,也就是咱們前麵說的裁撤軍區的問題。晉朝初年繼承了曹魏的一些製度,在荊州揚州兗州雍州的確都設有重大的軍區成為四征四鎮,也就是鎮南鎮北鎮東鎮西以此類推的八大將軍,用來抵擋蜀國和吳國的禁軍。
朝臣們要求裁撤的也就是這八大軍區,但是司馬炎也許是考慮到曹魏滅亡的原因所以對此無動於衷。不但無動於衷他還把各路諸侯王分到八大軍區擔任都督,就是軍區總司令的意思。這樣一來諸侯王的勢力那可就一飛衝天了,有好幾位王侯手裏都掌握者將近十萬大軍,而且他們全都“開府儀同三司”!
“開府儀同三司”這幾個字,聽起來好像也沒有什麼,其實噱頭大了去了!所謂的開府其實就是擁有自己的獨立領導權,可以在自己的軍事轄區之內設立自己的幕府,擁有隨意任免官吏的權利,什麼長史、司馬、參軍以及各級別的謀士,全都由大都督自己任命。這樣也就形成了以大都督為核心的一個小的領導班子,等於是一個小小的獨立王國。
在戰爭年代這樣的安排有利於集思廣益保衛國家抵禦外敵,可是到了和平年代也就成了大臣們擁兵自重的本錢,他們任人唯親積極培養自己的私人武裝,平時喝喝酒打打麻將,一旦國家發生****就紛紛起來造反。反正也沒有任何的敵人來入侵,那就玩唄!
現在的這些王爺們,有錢了有人了也有了時間了,造反的所有條件都已經具備了,國家正是到了危機的關頭。不過他們現在還不會造反,雖然司馬炎的兩大措施實際上是給自己的帝國幫了倒忙,但是造反這種事兒是一件風險極高且難度極大的事情,不但要有借口,最主要的還是要有機會。
晉武帝司馬炎雖然不是什麼腦袋上有光圈的極品明君,身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為人還算聰明而且也很得人心,這個時候誰要是敢造反幾十萬盔明甲亮養精蓄銳訓練精良的中央軍一擁而上頓時就能把他打殘,讓他全家死光光。所以在司馬炎當政的時候,晉王朝呈現出來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雖然暗流洶湧但沒有人可以看得到。
通過以上這幾點,司馬炎自以為已給自己的帝國加上了雙保險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有外人來篡奪司馬家的江山了,曾經發生在漢朝和曹魏的禪讓事件再也不會發生在司馬家的身上,所以他覺得生活非常美好!用趙本山同誌的話說,美好的生活就得享受!
司馬炎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英明神武吞魏滅吳的宮廷男神了,他開始沉迷在聲色犬馬和美女如雲之中不能自拔!享受生活,成了他人生中唯一的追求目標。
第二件事兒就是選定他的繼承人!無可厚非,司馬炎是晉朝的開國之君,一般情況下來說開國君王都是出身貧賤創業艱難,但身上具有無數令人稱羨的美好品德,有無數的英雄豪傑圍繞或者拜倒在他的戰袍之下,虎軀一震頓時就山呼萬歲,江山好像鐵桶一樣不可動搖!可司馬炎恰恰是個例外!
這位皇帝名義上雖然是開國君主但其實他和曹丕沒什麼區別,全都是繼承了父親的遺產撿了個現成的便宜,堂而皇之的坐在了寶座上。身上既沒有什麼高尚的情操,手下也不具備盡職盡責的文臣武將,可以說晉朝到他手裏的時候,內部已經變的亂七八糟汙穢不堪,貴族窮奢極侈百姓困苦不堪!
司馬炎選美女的事情咱們已經說過了,這裏就不再多說。
現在還回來說說繼承人的問題,根據晉朝的憲法皇位都是由嫡長子來繼承的,也就是說皇後的大兒子才是最合法的繼承人。可問題是這位嫡長子他是個白癡,也許比白癡要強一點吧,曆史上對他的記載不是太多,到底他的智商無下限到什麼地步,我也無法判斷,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絕對沒有統治一個帝國的能力,甚至讓他當個村長都太荒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