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申紀蘭和她的兒女們(2)(1 / 2)

申紀蘭家。申紀蘭(在給張江平打電話)平兒,剛才歌廳老板的姑姑來找我為她侄兒說情,還申紀蘭(左三)送大女兒張李珍(右二)返回部隊(右三為兒媳宋明娥,左二為小女兒張江娥,左一為孫子張璞,右一為小姑子張錦繡)給我留下2000元錢。錢,我退還了她,還說了她幾句。平兒,記住,一定要秉公辦事,千萬不要收人家的禮,不要吃人家的飯,要堅持原則,當一個幹幹淨淨的好幹部。

城區文化局。張江平媽,您放心,我知道該怎麼辦。

(九)

畫外音:

爸爸去世了,江平回家的次數多了。

申紀蘭家:紀蘭母(見了江平,囑咐他說)多回來瞧瞧你媽。你媽苦哇,就是能忍。申紀蘭你該忙忙吧,不要一直回來。回一回就要用一次油哩。

畫外音:

沒幾天,江平又回了家。申紀蘭(見了就問)你怎又回來了?用車交油錢了沒有?江平不回來想你哩,回來吧你又……申紀蘭平兒,這是兩回事啊。工作上千萬不敢犯錯誤。

2001年。

申紀蘭在市人大開會,張江平去看他。張江平媽,我調到《長治日報》擔任紀檢組長了。申紀蘭(聽了感到很大的撫慰)好啊,你爸拉拽你們,你們自己也撲鬧,幹得都不賴,工作上不用媽操心,媽很高興!(停了停她又告誡說)現在管的事多了,接觸的人也雜了,無論走到哪裏,不要喝酒,不要拿人家的土特產,不要搞權錢交易,不準裝人家一分錢,要當一名合格的紀檢幹部。

張江平媽,我一定牢牢記住您的話。

第二天。申紀蘭又專門給張江平打電話,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

畫外音:從1973年到1983年,申紀蘭整整擔任了10年的山西省婦聯主任,沒帶孩子們去過一次太原;江平在北京當兵6年,申紀蘭每年都要去參加全國人代會,從來沒帶他逛過一次商場,和他吃過一頓飯。

(十)

1997年,表妹要出嫁,嬸嬸讓江平陪她去了申紀蘭家。嬸嬸(對紀蘭說)小妹要出嫁了,想用你的桑塔納轎車迎送一下親朋好友。申紀蘭不行,那是公家的車。嬸嬸村上好多人嫁閨女、娶媳婦,送親迎親不是都用的你的車?申紀蘭別人行,你不行。嬸嬸為什麼別人的閨女行,我的閨女就不行?申紀蘭因為侄女是自己人,不能壞了這規矩。嬸嬸(生氣了)你這不是六親不認嘛!申紀蘭反正我不能自己破了自己定的規矩。嬸嬸(聽了這話更火了)你說是親戚重要還是你那“臭”規矩重要?申紀蘭什麼“臭”規矩?(忍了忍,說)親戚和規矩都重要。嬸嬸哼,算白有了你這門親戚!

兩人說著說著快吵起來了。江平連忙從中勸解。張江平嬸兒,您別生氣,您知道我媽一輩就這強脾氣。小妹的車子我負責解決。(邊說邊將嬸兒拽出門去)嬸嬸到時候誤了事,還找你媽算賬!

縣出租汽車公司服務台。張江平租一輛麵包車。服務員到哪裏?張江平西溝。服務員什麼時候?張江平明天早上七點。服務員多長時間?張江平一整天。服務員幹什麼?張江平嫁閨女。服務員(表示關心)不會借用申紀蘭的桑塔納?張江平那是公車。服務員(有些不理解)昨天還有人用它迎親哩。張江平(不耐煩)你這人,怎麼這麼羅嗦!服務員(反感了)對不起,多管閑事。車費100元,要彩綢不要?張江平要。(又說)剛才,請原諒。(表示歉意)張江平(交了110元,辦了租車手續。出了門又返回問道)車子誤了點咋辦?服務員(指指租車手續)上麵不是寫著:加倍罰款。

張江平看了看手續,放心地出門走了。

(十一)

女記者你是閨女,你媽對你是不是要相對寬鬆點?張李珍你正好說反了。我是老大,要給弟妹們作表帥,還要更嚴些。女記者也對。張李珍從小就讓參加勞動,早上不能睡懶覺,去給豬拔草、剜菜,星期天還上山砍柴。女記者有時還得帶上弟妹是不?

張李珍是的。尤其為人處事上,更是一點也馬虎不得,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植樹節……(十二)

西溝小學校。張李珍和同學們坐在教室裏聽老師講課。

老師課本裏金星農林牧生產合作社女社長帶領男女社員在荒山禿嶺上植樹造林的故事,講的就是咱們村申紀蘭阿姨的事。今天是植樹節,全班到村後坡地上植樹,用實際行動學習紀蘭阿姨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