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既是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又是富有同情心的慈善家,也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
諾貝爾和普通的發明家不同,他從不把自己封閉在發明的象牙塔裏,關心社會上所發生的大小事務,留意社會上的陋俗及商場上的競爭。促使他研究勞工問題的,正是這種性格的發展,這也是使其火藥事業壯大的原因之一。
諾貝爾家的兄弟,都具有精幹的頭腦與企業家的才幹,這不是諾貝爾獨特的稟賦,從巴庫的石油經營,就很容易看出他們得天獨厚的資質。
換言之,諾貝爾三兄弟在商場上都是天之驕子,都有異乎常人的才華。
這也可能是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對事業的辛勤耕耘卻遭受成敗不定的波折,在他們心靈中埋下苦根從而結出了甜果的緣故。
“我一定要在火藥發明上,創下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這是諾貝爾從小立下的大誌。
經常研究社會經濟與實業問題的諾貝爾,對事業成功之道有他獨特的見解:“甘油炸藥具有強大的威力,但對我而言,卻沒有多大益處,我隻是一個發明家罷了!”
諾貝爾經過一番苦心,才使甘油炸藥不再無人問津。
“我雖取得專利,使甘油炸藥得以普及,但我所能做的不該隻是這些,我的發明使火藥經營者從中獲得暴利。可我並不是那些隻圖利益的火藥商人的研究工具。”
每當進行實驗時,諾貝爾都會想到:“我自己的發明,必須由我自己來領導它走向正確的門徑,這是不容他人取代的。”
因此他立下了原則,凡是他所發明的物品,都在自設的工廠中製造,由自己開辟銷售市場。
他最初完成的硝化甘油炸藥就是本著這種原則,所有產品都是在諾貝爾火藥公司裏自製,以後的新發明也是如此,並未把專利權轉讓他人。
他終身遵守著自己研究、自己創造、自己生產、自己銷售的不變法則。
要知道,從事一項大事業必須先要有龐大的資金,無論建廠、購買器材或添置一切設備,都需要龐大的經費,因此借貸也成為從事大企業者必經的一環。
諸如此類高深的學問,諾貝爾都曾經用心地研習過。他了解借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借得的資金經營事業,等到獲得利潤後,再向銀行或債主繼續借款,這時候必須先取得對方的完全信任,並使他們了解這項事業的必操勝算,在這種狀況下才能使借貸順利進行。
諾貝爾有聰明的頭腦、過人的才幹以及值得信任的人格。這些使他在事業道路上,大多都能通行無阻。
諾貝爾能使火藥事業一帆風順,並不隻靠他過人的智慧與誠摯的熱情,他還要像一個麵臨大戰的參謀長,對全盤事物作妥善而周密地計劃。
他很了解商業界的陰險狡詐與反複無情的激烈競爭,人們會隻圖利益而不擇手段。如果稍不留意,長年來辛苦的成果可能毀於一旦。